辛丑条约评价慈禧太后、光绪帝

辛丑条约评价慈禧太后、光绪帝:①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

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②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

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惟各国既定和局,自不至强人所难

 蔡东藩:中外议和,订约十二款,不必一一推究利弊,即此四百五十兆之赔款,已足亡中国而有余

原约赔款计四百五十兆两,分三十九年偿清,息四厘,子母并计,不啻千兆

此千兆巨款,尽由中国人负担,以二三权贵之顽固昏谬,酿成莫大巨祸,以致四万万人民,俱凋瘵捐瘠,千载以后,不能不叹息痛恨于若辈也

载漪以下,黜戮有差,其实万死不足蔽辜

 周恩来:①进兵者八国日、美在内,参与其事者十数国

战后结辛丑条约,赔款四百五十兆,各国都分沾无遗

这真是国际帝国主义联合进攻的开始,使我们得以认清榨压中国民族的敌人一个不漏

且这种联合形式,更是华府会议后国际共管中国的胚胎

从新银行团总揽中国利权起,继之临城通牒签字者十六国,长江外舰实行联防,广州税关问题有十六只外舰示威,那一件不是庚子联军、辛丑条约的扩大行动

②我们更可扩大说,派八国联残杀中国人,结辛丑条约,至今犹在执行的帝国主义列强,实永无颜面和被压迫的中国民族言和言好

除非他们的帝国主义崩溃,杀个你死我活

这正是“九七”纪念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决最后死战的口号

 蒋中正:中国的国际关系至《辛丑和约》遂入于第三个时期

······在此时期,初则《辛丑条约》,赔款议和,清廷之威信固从此扫地,而人民的生计亦从此而日蹙一日

中国在此险恶的瓜分潮流之中,虽因列强国际政策的转变,侥幸于形式上的不亡,然而清廷惧外的心理,已达于极点,且因之进而发展其媚外的心理

 蒋廷黻:①拳匪之乱的结束是《辛丑条约》,除惩办祸首及道歉外,《辛丑条约》有三个严重的条款

第一,赔款······第二,各国得自北京到山海关沿铁路线驻兵

近来日本增兵平津,就藉口《辛丑条约》

第三,划定并扩大北京的使馆区,且由各国留兵北京以保御使馆

②这种条款,够严重了

但我们所受的损失最大的还不是《辛丑条约》的各款

此外还有东三省的问题

 吕思勉:①权利之丧失既多,体面亦可谓丧失净尽了

②而孝钦后自回銮以后,排外变而为媚外;前此之力阻变革者,至此则变为貌行新政,以敷衍国民

宫廷之中,骄奢淫佚,朝廷之上,昏庸泄沓如故

满清政府至此,遂无可维持,而中国国民,乃不得不自起而谋政治的解决

 龚书铎:《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

巨额的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不仅加剧了清廷财政危机,而且使列强得以控制了清廷除田赋之外的主要财政来源;使馆区的设立,炮台的拆除,军队的驻扎等,使列强进一步强化了对清廷政治和军事控制

它又一次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的破坏,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

  费正清、刘广京等《剑桥中国晚清史》:①《辛丑各国和约》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武器输入被禁止,大沽及其他炮台被拆毁,外国在使馆区内驻扎军队,外国有权从北京到沿海派驻军队:所有这一切都损害了中国的自卫力量

有关中国国内许多地方暂停科举考试的条款,则是对中国内政的公然干涉

②四亿五千万两赔款加上利息,如要全部付清,总数达982,283,150两,比原数多出一倍以上

由于支付必须用外国货币,尤其在银价猛跌的那几年,中国在折算中又遭受额外的损失

这样大量资本的外流即使不致使中国的经济完全不能增长,也使它受到了抑制

③驻北京的外国公使们从此组成一个有力的外交使团,有时其作用超过了满洲朝廷而成为太上皇政府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