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正化发展过程

重正化发展过程1965年,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因在量子电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与施温格(Julian Schwinger)、费因曼(Richard Feynman)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朝永振一郎最大的研究成果为重整化理论与中子研究、并且因为重整化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70年代以前,人们知道的可以重正化的定域量子场论除量子电动力学外,还有赝标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理论,标量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理论,零自旋玻色子的电动力学,中性矢量玻色子(有时称重光子)与守恒的媡/2自旋费密子流耦合的理论,无静止质量的杨-密耳斯场(见规范场)的理论

但那时还不知道如何对有静止质量的杨-密耳斯场理论以及带电荷的规范场粒子的电磁相互作用理论进行重正化

70年代初,G.霍夫特(1971) 、M.维尔特曼与霍夫特合作(1972)、B.W.李·J.津恩·朱斯坦(1972 Lee-Zinn-Justin) 的一系列工作,说明了杨·米尔斯场如果在黑格斯机制下获得静止质量,则整个理论(理论中还可包括与黑格斯场耦合而获得静止质量的费密场)是可以重正化的

其中杨·米尔斯场还可以推广到更一般的规范场

由于这一发现,S.L.格拉肖、S.温伯格和A.萨拉姆在规范场理论前提下提出的电弱统一理论终于成为一个可以重正化的关于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

这个理论所预言的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粒子 W+、W-和Z0,都已于1983年被找到

在这些成功的推动下,人们又认识到强相互作用可能也是一种由规范场传递的相互作用,因而提出了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这个理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高能物理实验结果相符,而且也是可以重正化的

这在强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是一个创举

人们也尝试着在量子规范理论的前提下把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起来(见大统一理论),但其中还有不少问题有待澄清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