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南中学办学历史

耀南中学办学历史耀南中学始建于1942年,是中共清河区委和清河区行署在抗日战争处于困难时期,为贯彻“精兵简政”政策,储存和培养军政干部,而创办的一所“抗大”式学校

其校名是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八路军纵队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烈士而命名的

 校址起初选在博兴县,首任校长刘冠甲

1942年6月,清河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创办耀南中学,并打算任命学历高、懂教育的刘冠甲为校长

刘冠甲与副校长夏戎、教务主任王苇塘、训导主任贺达、事务主任王生林等人一起,迅速投入到学校的筹建工作中

耀南中学的校址,最初选定在县六区的兴和村,一开始招录了两个中学班,学生大都是从党政机关和部队中精简下来的年轻干部与小战士,也有部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来的进步青年

另外,又把原来设在纯化镇清河师范学校的一个师范班也合并进来,全校共有学生和教职员工150余人

正当耀南中学要起步前行的时候,侵华日军在距离学校驻地仅十余里远的王集村,安设了一处据点,驻扎了一个伪军中队

为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清河区党委立即决定,将耀南中学迁往新开辟的垦区

经过数日长途跋涉,师生们来到位于垦区北部的老爷庙村

由于房屋紧缺,粮食供应困难

耀南中学又二次迁址到垦区中部的杨家嘴村

学生一开始暂住在周围群众家的敞棚里,为了给学生建宿舍,学校买了几根梁檩,师生自己动手,在校部东边的高粱地里挖地窖,修成地屋子,既当宿舍,又当教室和饭堂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渤海区党委和行署决定暂时停办耀南中学,除部分年龄小的学生与建国中学合并,成立耀南公学继续学习外,其余大部分学生分别充实到各个急需的岗位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耀南中学又在邹平县焦家桥恢复,并先后辗转于青城文庙、桓台城内和蒲台高庙李,直到1947年底再度被撤消

解放战争时期的耀南中学,继承和发扬了抗日战争时期耀南中学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继续培养了一大批得力干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