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考试概念介绍考试是对人的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通过对受考者行为样本的观察来推测其行为总体
既然是测量就肯定会有误差
物理测量尚且如此,作为一种心理测量的考试就更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
相关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将这些无关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保证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所以,考试的标准化是实现考试科学性与公平性,保证考试质量的重要途径
所谓“标准化”,是指将测验误差降至最小的过程,包括统一内容、统一指导语、统一时限、统一评分、确立常模、收集信度和效度资料等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考试管理中心主编的《标准化考试》一书,将标准化测验的各个环节大致分为“试题编制标准化、考试实施标准化、阅卷评分标准化及分数转化与解释的标准化”
也有学者认为,需要进行标准化的不止上述环节,除了“在命题、施测、评分和分数解释四个环节上都严格控制了误差”以外,还必须“实现试题预测、DIF分析和分数等值、合理地确定测验长度和及格线”等
总之,标准化考试是要控制考试的每一个环节,使其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从而将与考试目的无关的误差因素尽量剔除,使测验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考试分数差异中的比例达到最大
由于对标准化考试的认识尚不明确,很多人对其产生了误解
作为考试研究人员,需要更多地向大众介绍所谓标准化问题
1. 标准化考试不等于选择题
提起标准化考试,可能许多人就会想到四选一的多项选择题,同时有标准的唯一的答案
许多批评者认为这种“标准”的形式扼杀了考生的创造力,也无法考查出考生的真实能力
是一种“机械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考查方式
其实,标准化考试并不是因为有标准答案而得名,其题型也不仅限于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奥提斯(Otis, A.S.)发明的,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标准化测试
选择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阅卷的成本和评分误差,而且扩大了试题覆盖的范围,减少了取样误差,提高了考试的效度
很多人觉得选择题具体如四选一的形式比较僵化,难能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
但其实选择题“既可以测量一般层次的学习结果,亦可以测量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些高层次能力”, 如果说这种题型一定有某些不足的话,那就主要在于题目本身的编制问题
质量低下的选择题可考查考生死记硬背的学业水平;而质量好的选择题则可以考查考生较高层次的能力
现在有许多高质量的标准化考试(如托福、SAT等)都还在继续使用选择题,说明这种题型具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选择题有其自身的缺点:(1)编制良好的选择题较花费时间,特别是干扰项的设立
(2)这种题型较难测量以发散为思维特征的重要能力,如表达、创造能力等
(3)无法测量学生的思维过程
(4)这种题型有被试者猜测正确作答之嫌疑
(张敏强,1998)因此,标准化考试中需要添加其他客观题型,也需要添加问答、写作等主观题型,以全面考查被试人的各方面能力
2. 主观题也可以实现标准化
一般来说,相对于客观题,主观性试题较难实现标准化
这是因为第一,从命题环节看,主观题所需要的答题时间较长,题目数量较少,命题时容易出现取样误差,从而影响考试效度
例如,一篇题为“互联网时代”的作文就可能对没有接触过电脑和互联网的考生造成歧视
第二,从阅卷环节看,容易产生评分误差
因为主观性试题一般不存在标准答案,而只有评分标准
不同评分者对评分标准的理解会有所差别,对于同一份答卷给出的分数甚至相差较远
这就一方面要求考试机构对评分员其中主要成员应进行严格的培训,通过试评使他们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尽量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必然要求对评分者的阅卷质量进行监控,通过控制,以降低主观性试题误差,使其真正实现“标准化”
3. 标准化考试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标准化考试和现代教育一样,是大规模生产的必然结果
此前有一错误观念,认为学校教育就是要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这种想法实际上夸大了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
但是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使得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受以前少部分人能够享受的特权
为此,一定的牺牲是值得的
实际上,标准化考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牺牲一定效果而获得效率的行为
因为有了标准化考试,就可以大大提高评价的效率,降低评价的成本
为此,一定的牺牲在所难免
考试可能对部分人无效,或者不公平,但是从社会整体来说,考试却是有效的,也是公平的
如果将来社会资源极度丰富,不用考虑时间、成本等因素,标准化考试或许会被更为准确的面试或长期观察所取代,但近期实际情况证实,在社会和自然资源相对发达的美国,也难实现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尤其在我国,还不能对标准化考试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考试就是一个完美的选拔制度
就是说,应该也只能把考试作为提高人才选拔效率的一种手段,而且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