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实践教学具有满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计、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多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各种实习环节具体类型和周数由各高校自行根据教学需要安排,总的实习周数一般不得少于10周,实践环节学时应满足20%比例要求
专业实验专业实验课程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
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至少选择下列实验中的1/3进行安排:安全管理实验、环境参数测定、人机工程实验、设备的安全检测、气体检测与分析实验、防火防爆实验、安全信息采集综合实验、安全远程监测实验、火源监控实验、构件缺陷检测、电气设备安全检测实验、粉尘检测与分析实验、通风与除尘实验、工业装备安全在线监测实验、灾害防治仿真实验
必开实验包括安全人机工程、设备的安全检测、防火防爆等
自选实验由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教学计划安排
各高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教学计划安排其他实验
认识实习认识企业事故发生状况,生产工艺与设备的主要危险与有害因素,基本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时间安排1~2周
生产实习熟悉安全生产工艺流程,掌握部分关键生产设备、装置的安全技术,主要是所选的行业背景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装置的安全技术措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在企业进行应用实践,时间安排4~6周
毕业实习应结合学生准备从事的专业方向,有侧重点地进行
熟悉实习单位的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熟悉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安全技术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主要搜集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时间安排4~6周
课程设计专项事故预防方法的专门设计,可以安排如人机工程学方法、安全管理学方法、安全风险评估、事故调查分析、通风工程技术、防火措施、防尘技术等,也可安排综合性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可安排10~15周,学生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能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一般毕业设计(论文)50%以上应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完成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