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工程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仪器仪表工程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教学内容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体系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基础英语课程、高等工程数学、计算机应用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前沿技术讲座、经济类选修课、管理类选修课、法律类选修课、信息检索等

总学分不能低于32,其中必修课20学分,选修课12学分

根据工程单位的特点及需求,各培养单位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自行设置课程,自设课程必须包括:(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少于2学分,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2)一门外国语

不少于5学分,要求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3)工程数学类课程,不少于3学分;(4)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一般为三至四门,不少于6学分,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5)工程实践环节、领域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6)前沿技术讲座,不少于1学分;(7)信息检索,不少于1学分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数字化测试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高等电子线路、光电测试技术、现代控制工程、精密仪器现代设计方法、图像处理与图像测量、智能仪器设计基础、动态测量与建模、可靠性技术及其应用、现代非电量检测技术等

为配合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需求,建议各培养单位除开设以上课程外,增开“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现代系统集成技术(60学时)”和“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60学时)”两门课程

4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注重培养研究生了解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现实技术水平及企业运作的管理方式,通过参加实际课题的研究或企业的具体工作,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工程中技术问题及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工程实践结束后,研究生应提交实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践学习计划,实习进度及完成情况

由实践单位负责人和导师对研究生的实践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合格后可计工程实践环节学分

鼓励研究生将工程实践与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