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历程前期方案构想筹划早在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就组织从通天河调水入黄河的线路查勘
根据毛主席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黄委会在中科院的配合下,在1958~1961年间进行了西线调水查勘工作,涉及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范围约115万平方公里
70年代到80年代初,黄委会又组织了几次西线调水查勘
1987年国家计委决定在“七五”“八五”期间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研究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入黄河上游的方案,调水工程区范围较50年代缩小到30万平方公里,这项任务历时10年,于1996年完成
规划纲要阶段1996年7月开始规划阶段的工作
2001年5月,水利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了黄委会提交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报告,这在西线工程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项目建议书阶段此后,水利部及时部署第一期工程转入项目建议书阶段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