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反应谱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期

地震作用反应谱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首先提出了反应谱概念

1943年M.A.毕奥发表了以海伦娜等地地震为例的几条加速度谱曲线, 用扭摆模拟方法绘制,横坐标为单质点体系的自振周期,纵坐标为体系质点的最大加速度值,这就是加速度反应谱

显然,输入相同的地震记录,最大加速度值随体系自振周期的改变而变化

如果把数量足够多的实际地面运动记录作为输入,可以得到多条类似的曲线,然后经过统计分析可以确定一条或数条随场地土质条件变化的标准反应谱曲线以供设计应用,这就是反应谱理论

自50年代起,美国和苏联开始采用反应谱理论,大多数国家的规范都采用了

中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在抗震设计中采用了反应谱理论

70年代的谱曲线形状如图2所示,图2中α为地震影响系数,它是最大绝对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当设计烈度为 7度、8度、9度时,α分别为0.23、0.45、0.90;Ⅰ类场地为坚硬的土,Ⅲ类场地为较软弱土,Ⅱ类场地土介于Ⅰ、Ⅲ之间

在抗震设计中,从静力理论过渡到反应谱理论是一个质的变化

反应谱曲线不仅可以直接提供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力,对于多自由度体系,也可以通过振型分解把结构化为若干个单自由度以便利用同一谱曲线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