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建立背景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建立背景在研究与地球有关的科技问题时,都需要以地球为参考的坐标系,称为地球坐标系,它是大地测量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坐标系

如果把地球潮汐和地壳运动忽略不计,地球重力场和地面点的位置在这个坐标系中是固定不变的

也就是说这个坐标系仅随地球自转而转动,固定在地球上不变,因而也被称为地固坐标系

地球坐标系的建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80年以前主要采用的是光学观测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的开展,观测人造的或自然的天体打破了集团或国家独有的观测传统,迫切要求确立与使用公用的地球坐标系

但宇宙间不可能存在绝对固定不动的东西,所以建立这种坐标系只能通过一种协议结果来体现,因而这种坐标系也被称协议地球参考系(CTRS),它是国际上约定统一采用的地球参考系

世界各国经常使用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就是这种坐标系的实现

国际地球自转局(IERS)主要任务是准确及时提供自转参数

它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与保持这个地球参考框架

该框架是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IAG)、国际天文学会(IAU)专门决定建立的,有关工作由IERS下属地球参考框架部门负责执行

具体由设在法国巴黎的国家地理院(IGN)大地测量室(LAREG)主持

使用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为:激光测月(LLR);激光测卫(SLR);甚长基线干涉(VLBI);全球定位系统(GPS);多普勒卫星跟踪和无线电定位系统(DORIS)等,有时也放弃其中某种技术

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把各空间大地测量站的坐标集合起来,利用有关站的观测结果,就原点差、尺度差和定向差进行平差而确定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