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系列情况ITRF90是ITRS最初实现的ITRF解,它采用了BIH(国际时间局)最终的坐标系BTS87的原点、尺度和定向参数,以保证IERS地球参考系与BIH地球参考系的连续性
ITRF88是ITRF的第一次实现,它的原点、尺度和定向参数与ITRF90一致
ITRF89、ITRF90的原点和尺度由得克萨斯空间研究中心CSR的SSC解给出,在定向上,相对于ITRF88无整体旋转
以上框架都没有考虑速度场模型,都是以板块运动模型AMO-2模型作为它们的时间变化模型
ITRF91以后解的方案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ITRF94为例,首先它不再采用板块运动的地球物理学模型归化测站的位置和速度;其次,对各分析中心的解进行了分类,质量好的、计算了测站位置、速度并有协方差矩阵的解才有资格参加ITR94解的计算
在定向上,摒弃了ITRF93的做法,而与ITRF92在历元1988.0一致,也就是相对于ITRF91无全球性旋转
ITRF94的原点特选了一些SLR、GPS和DORIS独立解的加权平均值
它的尺度采用了VLBI、SLR、GPS和DORIS独立解的加权平均值
在时间变化上同地球物理学模型NNR-NUVELlA一致
ITRS公布了最新的ITRF2000参考框架,它的建立方法、台站数量以及精度较以前的系列都有了质的变化,包括全球364个并址站上的640多个测站,其精度高于ITRF96和ITRF97
ITRF2000参考框架定义为:其原点通过SLR(CGS,CRL,CSR和JCET中心)数据处理加权平均得到
尺度因子和变化通过VLBI(CUIB,GSFC,SHA)和SLR(CGS,CRL,CSR和JCET中心)数据处理结果加权平均得到;定向参数选择为历元1997.0的ITRF97的地球自转参数
旋转速率是在ITRF2000速度场的基础上按照以下4个标准选择54个台站并附加NNR-NUVELlA模型的无整体旋转约束
其4个标准如下:(1)测站连续观测3年以上;(2)位于刚性板块并远离形变区;(3)综合解的速度误差小于3mm/年;(4)至少3种观测技术,且速度残差小于3mm/年
通过对GPS连续观测资料谱的分析,探测到GPS高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且有的测站上垂直方向季节性变化振幅大于长期项
因此,GPS观测精度往往会超过地心变化的范围,因而对地心变化的敏感性较差
另外,不同GPS卫星轨道相差达5cm,这也影响了GPS测量的精度
GPS卫星星座的恢复需要一定的周期、GPS卫星相位中心一直无法精确确定等也是影响GPS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了地球参考框架的尺度因子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