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计算机发展过程

个人计算机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发展主要按照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来划分,共分为四个阶段,即电子管阶段、晶体管阶段、集成电路阶段、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现在)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也称为电子管时代

主存储器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

软件方面,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这个时期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一般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

 第二代(1958—1970年)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管

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和磁盘

软件方面开始使用管理程序,后期使用操作系统并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这个时期计算机的应用扩展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方面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己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体积已大大减小,可靠性和内存容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三代(1963—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使用磁盘

软件方面,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数量增多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可靠性和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外部设备种类繁多

计算机和通信密切结合起来,广泛地应用到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逻辑元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般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

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

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时代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可达到每秒上千万次到万亿次,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和可靠性又有了很大提高,功能更加完备

这个时期计算机的类型除小型、中型、大型机外,开始向巨型机和微型机(个人计算机)两个方面发展,微型计算机诞生的标志是1971年微处理器(CPU)的出现,它的主要结构是运算器及控制器,使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社会各个领域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大约从有个人计算机开始到1984年 

最先使用个人计算机的是一些业余的爱好者

他们大都是工程师,自己了解计算机硬件,也会使用软件

开始使用个人计算机时最大的特点是使生产力显著增长,以前需人手去做的事,由个人计算机代替,而且做得更快

在这个阶段可供选择的品种很少,机器也比较粗糙;用户要很了解计算机才能使用;需要用机的人很多,但供应跟不上

IBM推出它的个人计算机后, 用户反应很热烈,这更为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建立了稳固的基础

在这阶段,有附加价值的分销商开始出现, 他们能提供一些特殊应用的,或专门的硬件(如通讯,高质量打印机等),颇受大众欢迎

下列的产品,为这个阶段的工业性发展建立了基础 :(1)苹果个人计算机 ,它是当时深受用户欢迎的产品

(2)VisiCalc电子表格软件,特点是用途广泛 ,运用方便,在短短两年间,销售即超过20万套

(3)IBM 个人计算机,它对确立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前途,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次浪潮大约从1984年6月开始到1987年  

在这个阶段,使用个人计算机的人越来越多

由于有利可图,厂商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产品

一时之间,市场上出现的个人计算机,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供过于求,用户也觉得混乱,无所适从

这个阶段的计算机技术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操作系统不同,网络设计不同,使得个人计算机不容易相互连接,很多程序也无法兼容

这时,很多大公司也开始重新考虑个人计算机的发展策略

很多主管认为个人计算机应具备的功能,实际上却非它力所能及

个人计算机在用户面前重新受到考验,由于大量生产,结果使得厂商利润下降,同时用户也逐渐了解个人计算机的能力实际很有限

因此生产厂商和用户都感到不满意,这时一些有远见的厂商开始提出要建立个人计算机的工业标准

这种标准使得不同型号的个人计算机兼容,这就对其发展推广提供了保证 

第三次浪潮中,个人计算机出现的新功能 、新用途:1. 局域网让个人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互相链接

以太网的标准化(IEEE 802.3)是计算机互联网的一个里程碑,个人计算机可以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互相建立起连接

局域网在各大机构和企业的网络建设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而局域网本身也早已扩展成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

2.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对当时的通讯来说是一场革命,用户会感觉它使用方便,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些因素会使电子邮件更普及

3. 图像处理个人计算机已经有足够的图像处理能力

更好的外设面世——如彩色打印机、显示器等

出现了功能更强的应用软件:电子出版应用、多媒体处理软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