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国内外对比

电子银行国内外对比支付系统差距大在西方,网上银行的业务量已相当传统银行业务量的10%

美国、加拿大金融机构的网上用户达到10万户以上的有十几家

在美国,约有450万个家庭每月至少使用一次Internet的网上银行功能或在线支付帐单的功能,这个数字到2005年将上升为3350万,占美国家庭总数的31%

中美金融环境的差异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大量流行的信用卡只不过两三种:Visa卡、Master卡以及AmericanExpress卡

美国的商业银行有几十个,但是,能发行的信用卡也就是这几种

发卡银行与收单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方法是:各收单银行信用卡受理终端与自己的交易处理主机互联,再由商业银行交易处理主机通过3种信用卡的清算网络连接到每种信用卡清算中心的清算主机上

按照国际惯例,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发行的Visa国际信用卡可以在全世界通用;而收单银行不必担心资金转帐的任何问题

这样的金融环境大大方便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电子商务业务的实施

这样的电子商务就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具有全球特征

中国商业银行之间资金清算的困难程度简直可以用“军阀混战、地方割据”来形容

首先,各个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借记卡,以及银行与企业联名发行的金融卡,全国不下数百种

每种银行卡只能在发卡银行开帐户的商店购买商品

网上商店要接受其他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就必须与该银行的交易处理主机直接联接

这就把本应该由商业银行之间解决的资金清算问题,留给商户去做,把简单的技术问题人为地复杂化了

其次,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利益分配上的障碍,各商业银行的地区分行之间无法进行资金清算,使电子商务支付只能在区域性的单个银行内进行资金清算

基于多种原因,人民银行在几个大城市成立了信用卡网络公司,用来解决同一城市内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问题

这样一来,使异地信用卡的消费变得更加困难,这样的信用卡网络公司使银行清算业务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地方割据

到为止,国内出台的电子商务项目无一例外地具有这种局限性,使电子商务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优越性荡然无存

不要说像Visa信用卡那样全球通用,就连全国通用的中国信用卡都没有出现

这就是中国金融环境与美国的最大区别,也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无法逾越的另一个障碍

中美信用消费环境的差异美国商业银行对持卡人的信用消费是绝对信任的

一旦持卡人在信用消费中有欺诈行为,他/她就会被列入与社会保险号(Social Security Number)相对应的黑名单库中

由于社会保险号在全美的性,一旦持卡人进入黑名单,就再也无法获得任何商业银行的信用消费资格

失去信用消费的资格,就等于失去在美国生存的基本条件

这也是信用消费在美国非常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讲究信用”本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对持卡人的“信用消费”却是绝对不信任

不仅发卡手续复杂、条件苛刻,而且消费额度非常有限

没有信用消费的良好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没有牢固的基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