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数学历史发展大约在公元前1800~前1600年间,巴比伦人已使用较系统的以60为基数的数系(包括60进制小数)
对小于60的整数,使用两种记号表示,如;对大于60的数,用位置制记数法,如由于没有表示零的记号,这种记数法是不完善的
巴比伦人的代数知识相当丰富,主要用文字表达,偶尔使用记号表示未知量

有一道最古老的问题是:已知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差为14;30〔60进位制数,即14(60)+30=870〕,求正方形边长
这相当于求解方程x2-px=q(此时p=1,q=870)
巴比伦人的解法是依次计算得到解为30

这与现代用公式解这类方程的过程一致(但他们尚无负数概念,解方程只求正根)
在公元前1600年前的一块泥板上,记录了许多组毕达哥拉斯三元数组(即勾股数组,(见彩图)
据考证,其求法与希腊人丢番图的方法相同,即取定两正整数u、υ,令b=2uυ则必

巴比伦人还讨论了某些三次方程和可化为二次方程的四次方程
巴比伦的几何属于实用性质的几何,多采用代数方法求解
他们有三角形相似及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

用公式(с为圆的周长)求圆面积,相当于取π=3
在一块约公元前1600年的泥板上,记有的近似值 1+24/60+51/602+10/603=1.4142155
巴比伦人已掌握计算简单平面图形面积和简单立体体积的方法,如用公式max 求高为h的平截头方锥(下底面积α^2,上底面积b^2)的体积

巴比伦人在公元前 3世纪已较频繁地用数学方法记载和研究天文现象,如记录和推算月球与行星的运动,他们将圆周分为360度的做法一直沿用至今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