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研制进程

长征七号研制进程研制原则1、基本型:以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要求的长征七号为基本型,论证中型火箭其他构型的方案

2、系列化:以基本型为基础,通过调整助推器个数或种类和增加上面级三子级实现中型火箭的系列化

如:后续型号从二级半发展成三级半(CZ-734型),从全煤发动机发展成上面级为氢氧级(CZ-720-HO型)等等

3、继承性:充分继承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和在役运载火箭的已有研制成果;所有构型使用的液体发动机均基于中国已有或正在研制的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发动机;固体助推器基于正在研制的120吨推力的固体发动机

如:长征七号继承了CZ-2F型的成熟技术,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与CZ-5使用同型号的YF-100发动机和CZ-6使用的同型号的YF-115发动机

4、适应性:优先发展的构型之间运载能力梯度合理,基本满足未来中型有效载荷的不同任务的发射需求

长征七号的运力区间从1吨到15吨,轨道覆盖从LEO、SSO、GTO、GEO等不同轨道

5、经济性:为满足大量的中等运力发射需求,所发展的构型应满足经济性要求,努力降低发射成本

如:CZ-2的推进剂为有毒肼类燃料,长征七号的推进剂为无毒煤油,价格仅为前者的三十分之一 

研制团队设计团队总设计师:范瑞祥 副总设计师:程堂明  副总设计师:刘站国(负责动力) ,范虹 总体主任设计师:马忠辉 发射平台主管设计师:黎定仕 设计人员:扈晓斌、李彩霞 管理团队总指挥:王小军 副总指挥:张涛 火箭动力系统总指挥:邓新宇 研制进度研制进程时间进程参研单位备注2010年3月,名为“长征二号F/H”型火箭的新一代中型火箭正在研制的信息披露

6月,长征二号F/H型火箭被更名为“长征七号”,并正式立项研制

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11年11月,长征七号正式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航天一院 2012年2月,长征七号火箭发动机抽真空系统通过试车试验;7月29日,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工艺验收试车功;10月,长征七号首个贮箱下架创造三项“第一”

航天一院15所、航天六院、航天一院211厂   2013年3月,长征七号火箭助推氧化剂箱体完成并下架;10月,长征七号火箭首个助推器完成总装;11月,长征七号助推器动力系统试车

12月17日,长七火箭助推器第二次动力系统试验成功

航天一院703所、211厂、航天六院101所    2014年3月,长征七号全箭模态试验开始,“长七”火箭携货运飞船开展联合试验,以获取可靠的试验数据

9月,长征七号完成助推器总装并成功进行了两次助推器动力系统试车

航天一院211厂  2015年6月,长征七号通过联合评审由初样研制转入试样研制阶段

7月,长征七号火箭芯级模态试验完成

10月26日,长征七号芯一级200秒试车、双机摇摆200秒试车成功

航天一院   2016年5月14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由远望21号火箭运输船运抵海南文昌清澜港

15日上午开始,装载火箭部件的集装箱分批卸载,并通过公路运输至航天发射场火箭水平转载准备厂房

进入发射前的总装测试阶段

航天一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