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 比较

内核 比较单内核结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种设计,由于在同一个地址空间上实现所有复杂的低阶操作系统控制代码的效率会比在不同地址空间上实现更高些

20世纪90年代初,单内核结构被认为是过时的

把Linux设计成为单内核结构而不是微内核,引起了无数的争议

单核结构正倾向于设计不容易出错,所以它的发展会比微内核结构更迅速些

两个阵营中都有成功的案例

尽管Mach是众所周知的多用途的微内核,人们还是开发了除此之外的几个微内核

L3是一个演示性的内核,只是为了证明微内核设计并不总是低运行速度

它的后续版本L4,甚至可以将Linux内核作为它的一个进程,运行在单独的地址空间

QNX是一个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设计的微内核系统

它比Mach更接近微内核的理念

它被用于一些特殊的领域;在这些情况下,由于软件错误,导致系统失效是不允许的

例如航天飞机上的机械手,还有研磨望远镜镜片的机器,一点点失误就会导致上千美元的损失

很多人相信,由于Mach不能够解决一些提出微内核理论时针对的问题,所以微内核技术毫无用处

Mach的爱好者表明这是非常狭隘的观点,遗憾的是似乎所有人都开始接受这种观点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