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垒水泥土桩操作工艺

预垒水泥土桩操作工艺(1)桩机就位

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

打桩前,用两台经纬仪对打桩机进行垂直度调整,使导杆垂直,或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角度

并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2)起吊预制桩

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将索具捆绑在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宜超过300m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或按设计要求的斜角准确地对准预定的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3)稳桩

桩尖插入桩位后,先轻捶1~2次

桩入土一定深度,再调整桩锤、桩帽、桩垫及打桩机导杆,使之与打人方向成一直线,并使桩稳定

10m以内短桩可用线坠双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

打斜桩时必须用角度仪测定、校正角度

观测仪器应设在不受打桩机移动及打桩作业影响的地点,并经常与打桩机成直角移动

桩插入土时垂度偏差不得超过0.5%

(4)打桩

①用落锤或单动汽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宜超过1m;用柴油锤打桩时,直使锤跳动正常

②打桩宜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来选用

③打桩顺序应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由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也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④打入初期应缓慢间断试打,在确认桩中心位置及角度无误后再转入正常施打

⑤打桩期间,应经常校核检查桩机导杆的垂直度或设计角度

(5)接桩

①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或浆锚法接桩

②接桩前,应先检查下节桩的顶部,如有损伤应适当修复,并清除两桩端的污染和杂物等j如下节桩头部严重破坏时应补打桩

③焊接时,其预埋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

施焊时,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应连续焊满

气温在0℃以下时,须停止焊接作业,否则需采取预热措施

④浆锚法接桩时,接头间隙内应填满熔化了的硫磺胶泥,硫磺胶泥温度控制在145℃左右

接桩后,应停歇至少7min后才能继续打桩

⑤接桩一般在距地面1m左右时进行

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1000桩长

⑥接桩处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

桩的接头应尽量避免下述位置,包括桩尖刚达到硬土层的位置、桩尖将穿透硬土层的位置以及桩身承受较大弯矩的位置

(6)送桩

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进行送桩

送桩下端宜没置桩垫,要求厚薄均匀

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

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

(7)检查验收

预制桩打入深度以最后贯入度(一般以连续三次锤击均能满足为准)及桩尖际高为准,即“双控”,如两者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首先应满足最后贯人度

坚硬土层中,每根桩已打到贯人度要求,而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未达到设计标高,应根据实际情况与有关单位会商确定

一般要求继续击3阵,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应不大于规定的数值;在软土层中,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贯入度可做参考

符合设计要求后,做好施工记录,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

如打桩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一般采取补桩方法

在每根桩桩顶打至场地标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打完后,开挖至设计标高,做最后检查验收,并将技术资料提交总承包方

(8)移桩机

移动桩机至下一桩位,按照上述施工程序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