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战役英国反击

大西洋战役英国反击1941年3月,随着气候的回温,大西洋上再次然起战火

今非昔比,英国人在吃了亏后,改进了对付潜艇的战术和设备

声纳、无线电测向仪和更加有效的深水炸弹的发明,使得英国的护航条件大为改善

“狼群”开始品尝到英国“猎枪”的味道了

3月7日,王牌艇长普里安指挥的的U-47号潜艇在攻击英“OB-293”护航船队时,被英国驱逐舰用深水炸弹击沉,“海上杀手”普里安命丧海底

10天后,王牌艇长克莱施麦少校指挥的U-90号潜艇和王牌艇长舍普尔指挥少校的U-100号潜艇,在攻击英国“HX-12”护航队时也被击沉,舍普尔随艇丧生,击沉盟国船只吨位数最高的克莱施麦则被麦金泰尔上校指挥的英国驱逐舰活捉

从此,英国人开始从“狼群战术”造成的惊慌失措中逐步恢复过来

1941年春,德国海军部还派出了大批大型水面舰只参加了大西洋战役,包括“施佩伯爵”号、“舍尔海军上将”号、“沙恩霍斯”号等大型战列舰,他们共击沉了数十万吨的货船和护卫舰船

5月中旬,德国新造的航速最快的巨型战列舰“俾斯麦”号(4.2万吨)随带新巡洋舰“欧根亲王”号驶入大西洋,以图括大战果

5月24日晨光初现之时,即在格林兰海域与出击拦截的英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遭遇,于是在间距仅14英里之处四舰同时开火

德国两舰集中对付英最大的“胡德”号,使其爆炸起火,几分钟内便沉入海底,“威尔士亲王”号也中弹撤离战场

但德舰不久就遭到以“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主的英联合舰队的追击,27日,“俾斯麦”号在鱼雷、重炮和炸弹的轰击下成为一团火焰,缓缓沉入波涛之中,舰上2000余人葬身鱼腹

“俾斯麦”号的沉没,标志着雷德尔计划用大型水面舰只赢得大西洋之战的战略失败,从此邓尼兹的潜艇成为德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

1941年7月,美军登陆冰岛,接替英军守卫该岛

随后,美国又担负起在冰岛以西护送运输船队的任务

此举标志着美国逐渐卷入了战争

9月11日,罗斯福总统宣布了美国在大西洋的护航原则:美国将对大西洋的德国舰艇实行不等对方首先进攻就予以打击的“见了就打”的政策,这其实就是美国对德国的不宣而战

而希特勒是竭力想避免同美国发生直接武装冲突的,他认为,德国征服欧洲,摧毁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有一个条件:美国不介入

因此他在1939年9月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了严格的命令:“任何德国潜艇和军舰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队”

但美国参加护航后,与德国潜艇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德美两国之间尽管还没有宣战,但彼此之间的仇恨已经达到不可调解的地步

1941年9月,邓尼兹决定对向西对大西样来一番彻底的清扫

他把潜艇分成2—4个群,以侦察幕的方式横扫辽阔的大西洋

这些“狼群”共拦截了4支护航船队,但由于盟国护航兵力强大且大雾迷漫,仅击沉共计20万吨位的商船

1941年的最后3个月,德国在大西洋的潜艇战进入了所谓“萧条时期”

为配合北非战场和东线战场,大量潜艇被派往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导致在大西洋作战潜艇剧减,到1941年11月,德国在大西洋作战的潜艇仅剩5—10艘了

在整个1941年,德国潜艇共击沉了432艘盟国船只,计217万总吨位,低于1940年的战绩

而德国共有24艘潜艇被摧毁

不满意的战绩使邓尼兹的作战处长觉得“我们对护航运输队已无能为力

”这正如邓尼兹所说:“潜艇部队指挥机关在忧虑和苦恼中度过了1941年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