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图书目录

政治经济学原理图书目录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第一章 导论 3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一、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3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4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6一、物质资料的生产 6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8三、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9四、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1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12一、经济规律的内涵 12二、经济规律的特点 12三、经济规律的类型 13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 13一、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13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4小结 15单元测试题 16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20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 20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更替与一般规律 20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22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24一、商品的二因素 24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26三、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28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28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8二、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30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0第四节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1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经济条件 31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32第五节 货币的产生与职能 33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33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35三、货币流通规律38四、纸币、信用货币与电子货币 39五、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9第六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40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40二、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42三、市场机制43第七节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45一、正确看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 46二、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46小结 48单元测试题 48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55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55一、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55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58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59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60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60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62第三节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63一、资本的本质 63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64三、剩余价值率65第四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65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5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6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68第五节资本主义工资68一、资本主义工资的现象与本质 68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70三、工资的变动及其国民差异 70第六节资本积累71一、资本主义再生产 71二、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必然性 73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后果 74小结 76单元测试题 77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 83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83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83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85三、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 85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86一、资本周转速度87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87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90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91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91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91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92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94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97第四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97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97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物质基础 98小结 99单元测试题 100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105第一节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105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05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06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06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08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 109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10二、借贷资本和利息112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14四、股份资本与股息 114五、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116小结 119单元测试题 119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 124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124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124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125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26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实质 133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33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 134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138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40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140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143第四节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47一、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147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148小结 150单元测试题 150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159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59一、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59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60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62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63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 163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64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65第三节 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167一、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 167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169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70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71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172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73三、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76小结 179单元测试题 179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5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5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85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87三、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189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90一、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190二、现代企业制度191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94一、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194二、规范市场秩序 197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99一、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99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00三、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201四、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 202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205一、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205二、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205三、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6小结 206单元测试题 207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 212第一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12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12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13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16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217五、统筹区域发展 219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221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21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和战略格局 223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27小结 230单元测试题 231主要参考文献 235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237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