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方法类别经济学的研究还可以区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应地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区分为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
①实证方法是在既定的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考察经济活动中的一定的因果关系
它所解决的,是“这是什么”或“这不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因此,其命题具有客观性
以经济增长为例,实证方法所要阐明的是: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即投资若干,在投资与产量的比例为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实现多大百分比的经济增长率;或者,在投资额为一定的条件下,要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投资与产量的比例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至于经济增长本身是“好事”还是“坏事”,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本身是“值得实现的”还是“不值得实现的”,则不在实证研究的范围之内
②规范方法所考察的是经济活动的评价问题,也就是“这应该是什么”或“这不应该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规范研究带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它把“是非善恶”的讨论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轨道
因而其命题不具有客观性
仍以经济增长为例,规范方法所要阐明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是“好事”,是“值得实现的”,而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则不是“好事”,是“不值得实现的”
规范研究的结果是力求提供一种经济活动的评价标准,一种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在有关社会政策的讨论中,是不可能绕开规范分析的,而其主张的实现往往取决于政治上的抉择了
从分析方法本身来看,实证方法或规范方法同样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并按照研究课题的一定的要求加以运用
但它们也不可能脱离经济理论的指导
经济学家从各自的学说立场出发,或者采取实证方法,或者采取规范方法,或者二者兼用,采取的方法总是与他们的经济理论一致的
例如,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采取规范分析方法,是指出社会的缺陷所在,并证明社会有可能通过改良的途径而逐渐消除缺陷
在他们那里,规范分析方法与新制度学派的改良主义学说是一致的
又如,凯恩斯主义者在讨论经济增长问题时,采取实证分析方法,说明经济增长实现的条件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由此提出均衡增长的对策
但由于凯恩斯主义者的经济增长学说是为解决经济停滞服务的,其中论述虽然符合实际情况,然而它的有关均衡增长的论点却是有缺陷的,它的有关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主张也只能暂时有利于经济增长
宏观、微观、制度结构、总量分析方法以及实证、规范分析方法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学的方法的区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的和互为补充的关系
例如,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主要是规范分析,但它并不排除实证分析
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既是制度结构分析方法的运用者,也是规范分析方法的运用者,但他在考察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美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以及在论述垄断企业在控制市场和价格方面的具体表现时,就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
与此相似的是,宏观、微观、总量分解等分析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但它们并不排除规范分析
凯恩斯在运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经济进行考察时,主要运用实证分析,如说明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可以既消除失业,又防止通货膨胀等等,但凯恩斯也对社会的收入分配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哲学,主张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这就属于规范分析的范围了
尽管这在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中并不占主要的地位,但却表明了宏观经济分析与规范分析可以并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也可以结合在一起
此外,在经济学关于经济效率的微观经济研究中,也是既有实证分析的部分(如论述经济效率的变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分析经济效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等),又有规范分析的部分(如探讨经济效率变动的福利含义,从经济效率的水平来评价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或一种收入分配制度的优劣等)
即使以数学方法来说,它同样是可以与实证分析方法或规范分析方法并用的
经济学家把数学作为经济分析的一种手段,无论是用于宏观经济分析还是用于微观经济分析,除了主要是用于实证分析而外,也被用于规范分析
福利经济学研究就是数学方法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例子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等,都是微观福利经济学说,都着重于数学方法的运用,但它们同时也属于规范分析的范围
通货膨胀与失业最优交替理论、最优增长与最优储蓄率理论等,则是宏观福利经济学说,也都着重于数学方法的运用,但它们同样是一种规范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封闭系统分析与开放系统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这是对经济学的方法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区分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后者则考虑时间因素;前者只对一定时间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后者则分析一定时期、一定过程内的经济活动
封闭系统分析和开放系统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限于考察一定经济系统内部的各种力量的作用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注意到经济系统外部的一定的力量对经济系统的运行的影响,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
这两种分析也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例如,货币学派在考察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中,采取封闭分析时,只注意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所造成的影响,而在采取开放分析时,则要加入国外货币供应量变动、一国国际储备额变动、国际资本短期和长期流动、汇率变动等因素的作用
在某些场合,封闭系统分析有助于判明经济系统运行中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而在另一些场合,开放系统分析则更能说明这一点,它们也不是不可互为补充的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的区别主要是:均衡分析考察经济中若干变量(如供给、需求、价格、收入、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作为解释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基本因素
其中,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各个市场之间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
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历史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的分析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
例如,关于工资水平的确定问题,采取均衡分析方法的经济学家指出,劳动力供求的均衡与否是工资水平的确定的主要依据;采取非均衡分析方法的经济学家则指出,工资水平的确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以外的因素,如一国的历史条件,文化和社会状况,政府的干预作用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均衡分析往往与制度结构分析结合在一起,而均衡分析通常是数量分析(总量或个量分析)中的一种
总之,从上述有关经济学的方法的论述可以了解到,按不同的方式划分的各种方法之间存在着交叉的关系
经济学家总是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的要求,选择分析方法
这些方法既与一定的经济学说保持一致,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有互相补充的作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