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研究对象

国际金融学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目标的同时实现

在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中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吉林大学的杨惠昶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姜波克教授

杨惠昶教授认为“国际金融是研究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通过货币、证券、票据的买卖和转让,市场的自发力量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相互作用,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均衡,以殛国际收支均衡与国内经济均衡的联合均衡

”姜波克教授认为“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发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

”倾向于上述观点的理由如下:1、内外均衡之间的矛盾是开放经济社会始终面临的经济学课题

内外均衡问题,是开放经济社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

既保持经济体自身的稳定发展,又使经济体的对外开放处于合理状态之中,是开放经济社会各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目标,分别称为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当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有的时候会促进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而有的时候则会使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更为困难

内外均衡之间的矛盾是由米德在1951年正式提出的

米德在他的代表作《国际收支》一书中,针对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固定汇率制的现实,指出了宏观经济处于特定区间时政府调节社会总需求的金融政策会在实现某一均衡目标的同时恶化另一均衡目标,此时经济就属于内外均衡的矛盾

由于米德所研究的是固定汇率制的情况,因此有人认为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就不存在内外均衡的矛盾问题了,因为政府可以听任汇率浮动来自发调节国际收支,从而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和解决内部均衡问题

事实上,在浮动汇率制下任何一国政府都不可能听任汇率自由浮动给本国经济带来不良的影响

并且,作为开放经济社会的核心变量之一,汇率的变动会对一国经济各个层次的变量都产生深刻影响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米德时代未曾出现的与实物经济基础相脱离的巨额国际资本流动于各国之间,使内外均衡矛盾发生得更加频繁和剧烈,后果更加严重,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难度也更大了

为此,开放经济社会如何确定经济的内外均衡目标,便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有一段精辟论述:“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从货币金融视角探求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规律,解决内外均衡之间的矛盾,以便为政府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由此而形成的学科便是国际金融学

2、内外均衡问题具有鲜明的货币金融属性

内外均衡问题之所以能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各国政府及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是与国际资本流动密切相关的

不仅是各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提高,国与国之间联系的货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

国际资本流动正深刻地影响着开放经济的运行,使内外均衡问题的货币金融属性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市场上各种行市微小变动非常敏感,甚至在很多时候纯粹受政策和心理预期的驱使,因此,表现出相当大的不稳定性;更为严重的是,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货币金融因素往往最先受到影响,然后再传递给其他因素

货币金融因素在引发危机、传导危机和传导反危机政策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中枢地位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应从如下两方面来认识

一方面,内外均衡问题是国际金融学的核心,这导致国际金融学与货币银行学等相关学科具有不同的主导问题

另一方面,内外均衡问题与国际货币金融活动有着密切联系,换句话说,当国际资本流动不再依赖于实物经济基础而具有自己独特运动规律时,其货币金融性质就更加明显和突出,货币金融因素在内外均衡矛盾的形成及其解决中居于关键性地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将研究内外均衡矛盾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称作国际金融学

同时,也只有以内外均衡问题作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才能体现国际金融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内外均衡实现问题上,还涉及一些对内外均衡目标有影响却不是从货币金融视角出发的问题

诸如国际贸易政策、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等问题,国际金融学也需要了解它们以便于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内外均衡的问题

但它们并不属于国际金融学的范畴

因此,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视角出发,但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内外均衡问题,并不是货币金融问题的自身

由此可见,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二者的统一,以此形成一整套贯穿始终的,具有内在严密逻辑联系的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