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媒体评论前言刚刚迈入21世纪的门槛,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个大新闻
从美国2001年10月份出现安然公司巨额会计造假案后,2002年又相继出现了施乐公司、世通公司、默克等一系列重大会计造假案,堪称美国有史以来之最,深深地震撼了世人的心灵,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仅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会计造假丑闻就使2002年美国经济损失370亿至420亿美元)
在中国,会计信息失真同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江苏的综艺股份、吉林的中讯科技、黑龙江的大庆联谊、上海的不同达,到河南的郑百文、宁夏的银广夏,上市公司的一连串会计信息造假丑闻,对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的证券市场以沉重打击,使本来就低迷不振的证券市场雪上加霜,信息用户普遍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甚至不信任的态度
反思这一系列会计造假案,人们在震惊之余,都在探索、寻求治理之策
美国总统布什在2002年1月29日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除直接提到了与“9·11”事件相关的美国国家安全和本土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外,同时还间接提到了与安然会计丑闻有直接关系的若干经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包括会计准则的完善问题
布什总统特别要求美国的会计准则必须“更加严格”,信息披露“更加强硬”,会计准则的目标是使“美国公司必须对雇员和股东更加负责”,而不是原来的单纯只对股东,尤其是只对大股东负责
随后在美国各界,特别是在美国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在2002年7月25日通过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又称为《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
7月30日,该法案经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并生效
《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不仅对《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许多内容作了修改和补充,而且还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审计独立性、财务信息披露、公司责任、证券分析师行为、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权利和职责、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作了新的规定
比如专门成立由5人委员组成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专事会计行业的注册、调查、监管、惩戒等;限制会计师事务所向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如咨询服务);要求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m)对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保证;对故意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故意销毁、隐匿、伪造财务报告、证券欺诈等犯罪行为处以重典(涉嫌财务报告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处20年监禁,而涉嫌欺诈的犯罪行为则最高可处25年监禁)等
尽管根据《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规定,该法案的许多实施细则需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即将成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予以制定和完善
但是,该法案已经基本奠定了后安然时代的会计、审计发展和公司治理及证券监管框架,是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其意义将不亚于《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
或者说,《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发布,将代表一个新的资本市场监管时代的到来
在中国,面对一系列的会计造假案,中国政府和会计理论界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对策
朱铬基总理把“不做假账”作为新成立的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表明中央高层领导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期待和决心,作为直接监管会计信息生产的政府部门——财政部和证监会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财政部制定发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1),制定和修订了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使其更加“强硬”;证监会也发布了一系列的会计报告准则,并会同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1月7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企图从形式到内容来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质量;中国的立法和司法部门也相继修订和颁布了《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及一系列司法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月15日发布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及2003年1月9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另外,《注册会计师法》也正在加紧修订之中,不久即可出台
……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