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研究特点介绍1.横断面研究/现状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prevalence study)在特定时间点与特定范围内,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并描述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以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有关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因素的分布特点
(2)研究人群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或建立病因假设
(3)疾病监测(4)确定高危人群(5)建立某些人体生理指标的参考值范围
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即全面调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调查
目的: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确定一个人群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
优点:①理论上所有的病人多能查到,以便能及时治疗(三早)
②无抽样误差
缺点:调查质量不高,效益不高,费用高
应用条件:疾病患病率高、检测方法简便、有有效的治疗措施、足够的人力等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用一定方法抽出一部分研究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人群进行调查,根据样本的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特征
样本要有代表性:抽样随机化、足够样本含量
抽样方法包括随即抽样和非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
非随机抽样:试验者根据试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选择某些对象进行试验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u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两级或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横断面研究的优点:(1)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3)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横断面研究的缺点:(1)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2)研究某个时点上的患病情况,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除非在一个稳定的群体中,连续进行同样的现况调查(3)难以调查死亡病例、病程短、已痊愈的病例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
它是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疾病测量的指标可以是发病率、死亡率等;暴露也可以用一定的指标来测量,例如各个地区人群的烟草消耗量可以从烟草局等有关部门获得
分类:生态比较研究和生态趋势研究1)生态比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是生态学研究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生态比较研究中最为简单的方法是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的分布,然后根据疾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
这种研究不需要暴露情况的资料,也不需要复杂的资料分析方法,如描述胃癌在全国各地区的分布,得到沿海地区的胃癌死亡率较其他地区高,从而提出沿海地区环境中如饮食结构等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生态比较研究更常用来比较在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平均暴露水平和某疾病频率之间的关系,即比较不同暴露水平的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了解这些人群中暴露因素的频率或水平,并与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对比分析,从而为病因探索提供线索.生态比较研究也可应用于评价社会设施、人群干预以及在政策、法令的实施等方面的效果
生态学趋势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是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和(或)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变化的关系,了解其变动趋势;通过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频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某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