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1.数字资源整合⑴资源整合思路以大文化的概念为背景,建立一套科学的分类体系,既体现全面性,又体现层次性

以文化系统的可控资源数字化为基础,突出文化信息资源特色,同时组织并整合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信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基础,发挥国家图书馆等重点单位的资源优势

发挥图书馆对内容资源的组织优势,通过纵、横两条线索组织贯穿资源内容,充分体现信息内容的关联性和信息组织的条理性,避免重复劳动

实现资源整合的多样性和整体性,除整合共享资源的联合目录及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数字资源外,还应重点整合作为底层资源的基础信息资源,如来自图书、期刊等的基本条目库资源,以便在以后的资源建设中达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⑵资源整合步骤数字数据的整合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内容获取与内容管理的过程,即把各种数字资源专题库及无序的离散信息整合到结构统一、内容独立的数字资源力口工库;后期是内容的挖掘、分析、发布、增值的过程,即把内容独立的各个加工库的内容,通过不同线索的关联整合到统一的发布库中,对外提供专栏专题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对数据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分类可粗可细,每大类下可包含若干小类

例如法律、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生活、旅游、健康等

每一个分类涵盖资源库中该领域的最新资源内容,可随时更新,可根据自身的需要从中选择所需内容,可以进行定题服务,可以创建可预见的专题,充分体现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完整性、时效性

因为有跟踪新信息和新数据的技术的支持,所以面对如卫星频道接收、生活小区、光盘专递等特定用户可以进行连续的个性化服务,成为周刊、日报式的连续数字资源服务

2.数字资源建设标准为达到数字资源的高度共享,"共享工程"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要从数字资源元数据与对象数据两方面明确资源建设的具体标准

需要整合的资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图书馆资源库◇ 图书、期刊等的书目数据◇ 其他系统建立的资源库◇ 素材资料资源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格式:◇ MARC数据◇ 格式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HTML文件◇ 文本全文◇ 多媒体文件经过整合后数字资源在中文元数据与对象数据方面都应该符合"共享工程"提出的统一标准

3.资源共建共享模式⑴资源共建资源加工一般在国家中心和特定分中心进行,工作人员使用统一的资源加工软件创建若干特色资源库

特定分中心创建的资源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元数据和对象数据传递到中间节点

其它中心主要利用国家中心创建的资源数据

⑵资源查询系统采用元数据同步技术,国家中心建为资源门户网站,存放全部元数据,提供对所有资源统一的查询入口

其它中心可以在上级中心或国家中心选择部分或全部元数据,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元数据同步,并提供对本地存放的元数据的查询入口,条件允许的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访问国家中心或上级中心的门户网站,对相应中心的元数据进行查询

⑶资源服务系统采用对象数据同步技术,国家中心的资源门户网站,存放全部对象数据,提供对所有资源的应用服务界面

其它中心可以在上级中心或国家中心选择部分或全部对象数据,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对象数据同步,并提供对本地存放的对象数据的应用服务,条件允许的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访问国家中心或上级中心的门户网站,使用相应中心对象数据提供的应用服务

对于元数据在本地存放而对象数据不在本地的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激活上级中心或国家中心的资源发送服务,同步相应对象数据

或者直接访问存放在上级中心或国家中心的对象数据

对于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基层中心可提供单机光盘版的服务系统

⑷资源索取下级中心在本地元数据集、对象数据集不足的情况下,在工作人员的干预下,激活本地的资源索取服务,提交索取请求

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激活上级中心或国家中心的资源发送服务,传递请求,获取相应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装入本地资源库

发送服务的激活方式包括:通过互联网等直接激活,发送索取请求,相应数据批量下载,装入到本地

以e-mail等方式发送索取说明,由工作人员激活发送服务,将相应数据卸出为文件,传递到下级中心,并装入本地服务器

⑸资源发送服务国家中心或分中心启动资源发送服务,分析、响应下级中心的索取要求,将元数据或对象数据卸出、封装,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数据传递到下级中心

4.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需要从法律、运营、技术三个方面去考虑和解决,"共享工程"所涉及的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有很大部分在法律上难于很快明确,需要在实践的过程逐步解决

为此,在遵循现有有关法律的前提下,要尽快从运营和技术两个方面出发,建立公正和实用的运营模式和技术平台,为最终合法地解决数字版权保护问题提供一定的基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