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编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编本编延续第一编的阐述手法,首先讲述了第二个十年具有旗帜性质的文学思潮运动,指明了第二个十年别离了第一个十年的新文学“团队作战”的局势,新文学内部已然开始分裂,形成了无产阶级文艺和资产阶级文艺相对立的局势,同时较为粗略的分析了两大文艺思潮,指明本时期的创作趋势和导向

紧接着,作者分章介绍了本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文学大家茅盾、老舍、巴金以及沈从文

然后根据文学题材的划分介绍了诗歌、小说等在第二个十年里的继续发展

在戏剧领域,又着重单列出剧作大家曹禺,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另外本编延续第一编中《鲁迅》的讲述,继续讲述了鲁迅在第二个十年中的文艺贡献,在本编的鲁迅专章中,作者又借题讲述了鲁迅创作的杂文的意义及其后世影响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一 30年代文艺的基本线索第十章 茅盾一 开创新的文学范式二 革命文学论争与无产阶级文艺思潮二 茅盾的小说成就三 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三 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四 文学创作的潮流和趋向附录 本章年表附录 本章年表第十一章 老舍一 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市民世界第十三章 沈从文一 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二 《骆驼祥子》二 乡村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三 京味与幽默三 文学理想的寂寞附录 本章年表附录 本章年表第十二章巴金一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第十四章 小说(二)一 左联和左翼小说二 《家》的杰出成就二 京派和其他自由作家三 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三 海派小说附录 本章年表附录 本章年表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二)一 雅俗互动的文学姿态第十七章 鲁迅(二)一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二 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雅俗结合二 鲁迅杂文的思想三 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结合三 《故事新编》附录 本章年表附录 本章年表第十八章 散文(二)一 林语堂与幽默小品第十九章 曹禺一 从《雷雨》到《原野》二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作品二 《北京人》与《家》三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作品三 曹禺剧作命运四 报告文学与游记附录 本章年表附录 本章年表第十六章 新诗 (二)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第二十章 戏剧(二)一 广场剧的倡导二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二 夏衍、李建吾等人的创作三 戴望舒、卞之琳等诗人的创作附录 本章年表附录 本章年表以上资料整理自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