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批判观点明末,湖北人后起儒家李贽针对正统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命题,他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对正统思想提出了挑战
清朝以后,反禁欲命题态势一度形成
颜元此后力反程朱、老佛的守静与虚学,其中痛斥朱熹是“满口胡说”“自欺欺世”“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程朱之道不熄,孔子之道不著” ;又批程朱“徒见道于纸,谈道于口,考道于笔”
他深感“误人才,败天下事者,宋人之学也”,他说:「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做弱人病人无用人,皆晦庵(朱熹)为之也!」
清代戴震认为:“理者,存乎欲者也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
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
无欲无为,又焉有理?”(《孟子字义疏证》卷下)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主张“遏人欲而存天理”,此话先是被明清时代的俗儒奉为教条,演化为绝对主义的“存天理,灭人欲”;后又被近代的启蒙主义者当成“礼教吃人”的罪证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