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地质学研究内容

瓦斯地质学研究内容(1)瓦斯赋存机理研究现在的煤层瓦斯赋存状态和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涌出量、瓦斯含量和瓦斯渗透率等地质条件是含煤地层经历多次构造运动演化作用的结果,从宏观上涉及到板块构造运动、区域地质演化;从微观上涉及到煤的分子结构和化学作用

瓦斯赋存机理是世界产煤国家共同面临的国际性技术难题

瓦斯赋存分布控制着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抽采方法与技术;构造复杂程度控制着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构造煤的赋存分布控制着瓦斯抽采的难度

(2)构造煤与瓦斯突出煤体基础理论研究构造煤是煤层受地质构造挤压剪切破坏作用的产物

瓦斯突出煤体是指含高能瓦斯的构造煤体,几乎所有的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都是发生在构造煤分布区

瓦斯突出煤体具有高瓦斯含量、瓦斯高解吸速度、低强度、低渗透性的“两高两低”特性, 因此它控制着瓦斯灾害的发生和治理,也控制着煤层气地面开发,是瓦斯地质研究的核心理论

国家科技部领导指出:加强“构造煤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力争在瓦斯灾害发生机理、预防控制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深化机理和规律研究,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构造煤与瓦斯突出煤体基础理论主要是运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流体力学、量子化学、力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①构造煤力化学作用;②构造煤瓦斯多场多相耦合作用;③构造煤探测理论与技术等

为瓦斯突出煤体预测、瓦斯治理和煤层气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3)瓦斯(煤层气)抽采地质控制机理研究瓦斯(煤层气)高效抽采是瓦斯治理的根本

正是由于煤层中赋存着高含量瓦斯和透气性低才造成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区时时刻刻都受着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灾害的威胁

目前,我国煤矿瓦斯抽采率只达5%~12%左右,吨煤瓦斯抽采量不足1m3,仅为平均煤层瓦斯含量的6%~10%

以煤矿瓦斯(煤层气)抽采地质控制机理为核心,围绕瓦斯富集和渗透性两个科学问题,运用板块构造、区域地质演化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依据中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低渗富集区分布面积大、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居多的特点,开展①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②瓦斯低渗富集区成因与分布;③高渗富集区成因与分布;④高富集低渗煤层甲烷解吸、流动特性;⑤煤矿瓦斯(煤层气)高效抽采地质控制机理5个方面的研究,突破 “突出煤层为煤层气开发禁区”的认知,揭示低渗煤层可抽性和瓦斯富集构造控制机理,为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瓦斯井下抽采和煤层气地面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4)煤与瓦斯突出地质控制机理研究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七项措施大力开展瓦斯集中整治,其中一项就是加快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预测预报科研攻关

《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提出:几乎所有的煤与瓦斯突出都间接或直接地与地质构造有关

板缘构造活动带、造山带、深层构造陡变带、深大断裂活动带、逆冲推覆构造带、强变形带等是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敏感地带

中国目前有58个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其中有49个高突矿区属于石炭--二叠系煤层;中国目前有3500余对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发生煤与瓦斯突出近20000次,是世界上突出矿井对数、突出次数最多的国家

瓦斯赋存分布是构造演化作用的结果,构造煤的形成与分布是构造强挤压剪切作用的结果

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灾害主要发生在构造复杂区、构造煤发育区

运用板块构造、区域地质演化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我国58个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区构造演化特征;研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地质原因;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的分布规律;研究瓦斯突出煤体的分布规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