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文学环境文学的形象环境文学以形象感化人,它能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修养的人们的欣赏需要
文学是形象的艺术
环境文学既然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它也靠形象来打动、感化人,利用形象宣传环境保护的思想,达到传播环境保护意识的自的
环境文学的形象可以是多姿多彩的
它可以是一个小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还可以是一种无生命的物质
这些物质通过作家的虚构加工都可成为生动感人的形象
在它们的身上,发生了一件件令人难忘的故事,有时让人捧腹,有时让人痛哭,人的思想情感完全被它们左右
然而,在捧腹或痛哭之余,又使人悟出了道理
这便是形象的魅力
峨嵋山的猴子固然讨厌,半路抢劫,将游人的食物搜刮一空
但某君遇到生命危险,正是这些猴子奋力相救,拯救了他的生命,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不也是环境保护的主题吗?更重要的是,人们从池塘里的鱼死了,看到了污水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了经济损失
这些都发人深省
由于形象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决定了它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修养的人们的欣赏需要
小孩子从小动物、植物的身上看到了有趣、可爱、美丽,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审美意识,并规范了他们对环境的行为
他们长大后便不会无缘无故损害花草,伤害小动物
老年人在小动物和植物身上会看到生机与活力,身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真诚认识到自然是美好的,人生像大自然一样美好
成年人从小动物和植物身上会感悟到一些生动的哲理,从中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通过形象,使各个层次的人们都意识到身上的责任
这便达到了目的
环境文学的形象深浅不一,有稚俗之分,允许风格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阶层的欣赏需要
时下有一种不明朗的意识,认为环境文学是写给小孩子读的,这是大错而特错了
这种意识存在于作家们的思想意识里,存在于广大鉴赏者的意识里
这种意识会制约环境文学的发展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