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位操作系统历史发展

64位操作系统历史发展1978至1995年:16位大行其道1978年,Intel推出了首个16位CPU

在此期间,操作系统走过了16位的PC-DOS、MS-DOS、CP/M-86、UCSD Pascal P-System,MS-DOS开始成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霸主,直到今天,DOS在Windows系统维护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85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1.0,之后又陆续推出了Windows 2.0、Windows 286、Windows 386,但由于性能平平而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

直到1990年5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3.0,加入了许多有用的功能,并首次加入了多媒体功能,被舆论称为“多媒体的DOS”

Windows 3.0一经面世,就取得惊人的成功,一举奠定了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1995至2005年:从16位到32位的飞跃1985年Intel推出了首个32位处理器

在此期间,1995年8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95,称为操作系统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从Windows 95到Windows 98/ME,都是混合16/32位计算的操作系统,并不是纯32位操作系统,稳定性和性能方面虽比过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计算机应用的需要

2000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2000,开辟了个人桌面32位计算与应用的新时代

2001年发布的Windows XP成为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操作系统

32位计算时代最成功的应用就是多媒体和Internet,32位的Windows平台上涌现了很多之前只能运行在SGI等大型图形工作站的应用程序,如3DMax、Photoshop等,人们不再为这些多媒体创作而购买极其昂贵的图形工作站,日益成熟的32位计算开辟了PC担任多媒体应用工具的新纪元

综述:64位操作系统最早在中小型计算机上实现,主要是一些Unix系统

此后英特尔和惠普公司合作研制的IA-6464位处理器(代号 Itanium 2)推出后,出现了此平台上的64位Linux及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即基于IA-64的Windows XP 64位版本)

之后AMD推出了64位的X86-64架构CPU,很快就在Linux平台得到支持,并且微软也提供了64位版本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全称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使得IA-64位处理器日渐式微

最终英特尔决定推出与AMD之前推出的AMD64兼容的64位CPU,称为Intel 64

苹果切换到英特尔平台后也开始开发64位操作系统

早期的解决方案十分古怪:如Tiger和Leopard以32位系统为核心,支持程序以64位模式运行,导致实际执行效率并不高

而后期的系统趋于完善,如Snow Leopard和更新的系统本身已于64位模式运行,可运行64位程序,也可以用兼容模式运行32位程序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