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精神文化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精神文化办学理念:让每一名学生成才,让每一位教工幸福释义: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它涵盖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统领并体现于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培养目标、学风建设、教师形象、工作重心、庄重承诺等各方面

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则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让每一名学生成才”是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宗旨,“让每一位教工幸福”则体现出鲜明的本校特色

让每一名学生成才:学校的一切工作是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

在有教无类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发现每一名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最优发展区,使其得到最佳的培养,成为最好的自己,适应社会需要,开创美好人生

让每一位教工幸福:教工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培养者

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学校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福利待遇,让教工分享发展成果,使其充分享受工作的乐趣和人生的美好

校训:中西合璧 知行合一释义:校训是对长期历史文化的提炼,反映一所大学已有的办学传统、当前的办学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久而久之,校训会内化为学校师生的一种心理因子,赋予他们一种文化精神,主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一言一行

“中西合璧,知行合一”集中体现了我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特色

中西合璧:作为一所外向型高校,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

在立足中国传统的基础上,要广泛吸收世界文明精华,建立会通中西的开放型知识结构,具有全球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劳动者

理论学习必须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认知与行为要高度统一

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臻于至善

校风:求真务实释义:校风是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同时对全校师生有重要引领作用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事业,扎实苦干才能有实绩

求真与务实是统一的

全校上下养成求真务实的风气,学校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求真:求真即追求真理

爱因斯坦认为:“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难能可贵

”追求真理是大学的最高目标,也应该是师生永远的追求

在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毛泽东语)务实:务实即努力实干

马克思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力戒空谈”;习近平告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必须注重实际,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干

教风:敬业乐群释义:教风是教师队伍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对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引领作用

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要爱岗敬业,长期不懈,有献身精神

同时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

朱熹:“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教师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提高师德师能

乐群:语出《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

陈澔《集说》:“乐群,则于朋徒无睽贰

”教师要善于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和同事关系,享受工作的乐趣

学风:乐学笃行释义:学风是学生群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群体有重要引领作用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既要勤奋刻苦,又要善学乐学

学到知识还要努力践行,不尚空谈

乐学笃行强调学与行的辩证关系,体现校训“知行合一”的思想

乐学:语出《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发现知识的奥秘是人生最大乐趣

学生对学习由“好之”进而“乐之”,乐此不疲,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有所得之后,要努力践履所学知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合一

 校歌《我的大学,我的摇篮》舞动的杨柳,喷涌的清泉

大明湖畔,美丽的校园

你也走来,我也走来,意气风发,歌漫漫歌漫漫

铭中西合璧之望,力知行合一之远

真才实学伴我行,求学路上勤为先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我的骄傲,我的摇篮

辽阔的海洋,旋转的蓝天

半岛银滩,美丽的校园

面朝大海,拥抱未来,含英咀华,书长卷书长卷

铭中西合璧之望,力知行合一之远

驰骋世界高扬帆,成功路上敢为先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我的自豪,我的摇篮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我的大学,我的摇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