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办学历史1956年2月10日,交通部致函山东省交通厅要求协助筹建学校,并派蔡瑞霖同志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
山东省交通厅抽调数名干部参加筹建工作,并租用济南市南大槐树北街裕兴里13号、15号数十间民房作为筹备处办公地点
1956年8月下旬,学校各机构迁到新校址济南西北郊八里桥北,筹备处撤销
1958年6月21日,根据中央关于中等专业学校体制下放的指示,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划归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管理;7月8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安排山东省交通厅派专人与学校联系交接;12月,山东省批准成立山东交通专科学校
1960年,山东航运学校并入
1963年8月28日,山东省交通厅遵照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指示学校停办专科,改为中专,改名为济南交通学校,颁发木质印模一枚
1963年11月13日,济南交通学校改由交通部领导,仍保持济南交通学校名称
1969年初,交通部再次将学校下放给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交通邮政局领导
1970年9月26日,济南交通学校改为地方国营济南卫东机械厂(亦称济南709厂)
其后又移交到济南市接管,由济南市重工局(后改为机械局)和国防工办领导
1973年4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培训越南实习生的任务交给原济南交通学校
卫东机械厂使用的原济南交通学校的人员、校舍、实习工厂、宿舍、教学仪器和设备等全部归还,移交给山东省交通邮政局
1973年5月,恢复学校,改名为山东省交通学校,由山东省交通邮政局主管
1973年12月,学校代管山东省交通技工学校(1973年山东交通技工学校并入),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978年,学校开办大学本科4年制师资班
1980年3月,交通部再次将山东省交通学校收回直属领导,并改名为交通部济南交通学校
同年,教育部将学校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面向全国招生
1984年7月,学校和山东省交通厅协作,开办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
1987年,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停止招生
1988年5月23日,济南交通学校和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合并(1984年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并入),山东省教育厅同意将交通部济南交通学校暨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升格成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学校管理体制也于2000年相应地发生转变,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在省内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省教育厅和省交通厅共管,以省教育厅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国重汽集团参与办学和管理
2001年9月1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校专升本进行考察
专家组认为,学校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合并已基本具备了举办本科教育的条件
200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出《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的通知》 ,确定学校实行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共管,以山东省教育厅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参与办学和管理
2005年7月19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山东交通学院的批复》批准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山东交通学院,成立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同时撤销山东省水运学校建制
2007年11月,交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共建山东交通学院的意见》
2009年,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单位
2011年,学校成功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领域涉及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海洋运输与物流工程、游艇邮轮工程、车船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港航路桥及隧道工程等六个专业方向;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山东交通学院获批成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同年,获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山东交通学院
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月,加入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
2020年8月,加入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
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
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
2023年1月17日,发起成立山东地方铁路学会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