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淮南师范学院官网信息显示:淮南师范学院不是部属大学。
淮南师范学院简介
淮南师范学院隶属于安徽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农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本科高校。2007年6月,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了“良好”等次。2009年3月,学校被安徽省政府确立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2010起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与省会合肥及新桥国际机场高速仅1小时车程,京福高铁、商杭高铁(规划中)穿城而过。学校占地面积1216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校园内红墙彩瓦、绿树成荫、山水相映、鸟语花香,是淮南市人民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单位,连续四届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淮南师范学院。升本以来,已经培养了2.7万多名面向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类人才,校友遍及省内外。
学校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构建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15个院系以及教师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办学单位,开设6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安徽省同类高校前列,连续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和“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已形成本科教育为主体、成人继续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个,示范实习实训中心4个,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个。
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占3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近80 %。获得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坛新秀10人,学校20多位教授被省内外高校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现有长期外国文教人员4人,从中国科大等知名高校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从基础教育一线和企事业单位聘请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搭建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 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7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28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50余部,师生获准授权专利200项。
学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并实施实践教学小学期制、主辅修制,鼓励并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2013年,共有300多位同学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国际奖2项、国家奖16项、省级奖311项;并且在多个竞赛项目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安徽省第四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理科组特等奖2个,一等奖2个,文科组一等奖1个。
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建成有10个校内实训室, 120个校外实践基地,图书馆馆藏图书102万册,馆藏电子文献62万种,拥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Springer全文期刊等学术数据库,为师生提供资料查询服务。
学校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学校与英国伍斯特大学、美国湖滨大学签订了学分互认协议,与伍斯特大学以“3+1”模式联合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方向)专业学生,与韩国韩瑞大学定期开展学生交流与互访,与台湾部分高校交换培养本科生。
拥有半个多世纪优良办学传统的淮南师范学院,将在“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激励下,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发展战略和“负责、诚信、独立、创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努力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