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学校标识

南开大学学校标识校名学校中文校名标识采用毛泽东主席1950年手书“南开大学”字体

 1904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于190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

校舍在严宅偏院,初称“私立中学堂”,后易名“敬业中学堂”、“私立第一中学堂”

此后得郑菊如捐城西南“南开洼”地10亩,起建校舍

该地位于天津城西南的开洼地带,有“南开洼”之称,简称“南开”

“南开”地名由此而来

1907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

  1950年,南开大学学生会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希望为南开题写校名

毛泽东很快回信,并题写了好几幅“南开大学”,嘱托挑选一幅最满意的使用

经过挑选,最终确定了使用的这幅题名

 校徽为纪念南开系列学校百年校庆,2004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启用了新的校徽

南开大学校徽形象的基本元素由图形标志和字体标志两部分构成

其中,图形标志是其核心元素,在实际应用中也称为“校标”

南开大学校徽的核心图像为八角形,它既是南开大学校标的原始形态,也是其核心形态

八角星行由两个正方行叠加、结合而成,八个角皆为直角,分别指向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一是体现“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体现南开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怀博大,广纳新知,锐意进取”之精神

 八角星行方圆互动,融合东西,体现了南开大学“智圆行方”的入世哲学、“追求卓越”的立世哲学和“允公允能”的济世哲学

校标中的“南开”二字凝练厚重,而孤形排列的“NANKAI UNIVERSITY”简约明快,表征了南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面向世界的东方学府,图标下部以“1919”具体说明南开大学的创建时间

 学校徽章为毛泽东主席手书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本科生用徽章为白底青莲紫字,研究生用徽章为青莲紫底白字,教师用徽章为青莲紫底银字

  校色南开大学的校色为南开紫,又名青莲紫

由于青莲紫体现了南开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格和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一直为南开人所喜爱、崇尚,校徽、校旗等一些南开标识物均以之为基调,网页与宣传品等也常常用此颜色

在实际使用中,南开校色依明度可展开为10个色阶,不同色阶可作为标准色彩使用在不同明度的背景上,亦可作为背景色

 校旗南开大学校旗为青莲紫色旗帜,中央印有白色字体的毛泽东主席手书校名

  校钟在南开主楼后广场上,悬挂南开精神的象征——校钟

两边铜铸支架也呈钟型,支架上架一横梁,校钟悬挂其上,学校每逢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都会鸣钟纪念

南开校钟系德国克虏伯工厂制造,铜钟钟面铸有整部《金刚经》,重达一万三千余斤

1904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英军将该钟取走作日常用钟,八国联军向天津交还政权后,大钟移至海光寺,后海光寺赠与南开大学作为校钟

铜钟置于思源堂西侧,以4根弓形梁柱做支架,并悬挂于约2米高的台基之上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天津,南开建筑被毁,大钟亦不知所终

战后学校多方查索校钟,但杳无无音

1997年7月,学校决定重铸校钟,由王钟泉设计,江苏冶金机械厂铸造

新南开校钟重达3000公斤,钟高1.937米

钟的周边雕刻着60枚校徽图案,意寓60周年,钟正面是“南开”两个大字

钟上文字由书法家康殷书写,左面是校歌,中间是校训

  吉祥物南开大学的吉祥物为南小开

南开大学始建于1919己未羊年,以羊为吉祥物可彰显南开校史悠长

在中华文化中羊常有踏实肯干、温和乐群、长于开拓之高风,恰与南开“允公允能”相协相映,而山羊取义于八音之首羯鼓,有礼乐和谐之意,在西方文化中羊亦是象征纯洁的图腾

山羊“小开”也表达了南开师生能够齐心协力,锐意创新,争做学界“领头羊”的美好期待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