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学校现开设机电、电子信息及经贸管理等3大类含中、高职各层次专业群,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焊接技术、财会、计算机信息管理、学前教育等近20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专业为江苏省示范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江苏省课改实验点

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创办于1986年,为传统重点骨干专业,2003年通过了省教育厅的首批省级示范专业评估验收

2004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批准学校设立机电一体化专业,招收五年制高职学生

2007年6月,该专业通过了“十一五”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的评估验收,同时被确定为省级课改实验点

2008年3月,省教育厅专家组对该实验点进行中期评估,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时,作为泰州市机电专业中心教研组长校,学校还负责指导全市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检查和评估

该专业教师39名,其中理论教学教师29名,实习指导教师10名

理论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8名,比例达27.58%,中级职称13名,中高级教师比例为72.4%

双师型教师21名,比例达72.4%

实习指导教师10名,均取得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其中技师4人,工程师3人

该专业先后派出7名教师出国培训进修

该专业现有省级数控实训基地,初步建成了金属切削、数控车削和先进制造三个功能实习区域,另建有电工电子实验室、PLC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机械测量实验室、CAD/CAM实验室、机械拆装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

各类实验室8个,实习室3个,设备总值485余万元,其中新增现代化设备、数控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线切割等机床多台,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完全能满足本专业的教学要求

特色专业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靖江造船产业的飞速发展,开设了特色专业焊接专业

学校焊接专业开办于2006年,五年制高职则始于2008年

焊接专业自开办以来,学校一直视之为重点专业加以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建设方针,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之路,以“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焊接技术应用、自动化设备操作、焊接质量检测高技能人才”为专业定位,以“创建省级示范专业”为专业建设目标,以“实训基地为支撑、师资建设为关键、课程改革为核心”为专业建设思路,以“服务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为宗旨

迄今已招收了2届五年制高职学生,现有在校学生104人,尚无专业毕业生

专任专业教师9人,高级职称2人,讲师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双师型”教师6人

学校坚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大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投入力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2006年,学校投入近50万元委托江苏大学培养工程硕士,有22名教师进入江苏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又有9名教师走进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攻读教育学硕士

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三年学校总计投入120余万元用于安排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四新”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

由学校教师主编、主审、参编的理论、实践教材有40余种,如《机械加工技术训练》、《电子技术基础》、《Visual Basic6.0教程》等教材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还编写了《数控车削编程与技术训练》、《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计算机外设与维护》等20多本校本教材

学校还加强校本培训,实行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如 “S08型发动机盖锁的研究与分析”、 “周界电网监防系统”、 “瑞虎转向传动装置”、 “造船业的PDM”等成果不仅解决了企业生产中关键工序的技术难题,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旅游景点太阳能充电器”和“井下救援机器人”两个产品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学校不断强化“三创教育”

在创业教育上:2007年,学校在五年制高职各专业首先引进NFTE创业课程,以周为单位组织教学,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业意识

现已有共计21个班级近千人次接受了NFTE创业教育;为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学校出台《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利用校内资源,先后成立了家电维修服务部、新起点影视工作室等12个校内学生创业基地,其中“自砺园”项目获得了2008年北京光华创业精神大奖;“轩辕动力街舞中心” 、“青苹果晨曦网店”在2009年度光华创业精神大奖赛上获得了二等奖

在创新教育上:2006年起,学校将创新教育率先纳入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7年,学生王祥制作的“船舱焊接作业安全帽”参加首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2008年的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苏州)上,垂直井下救援机器人、旅游景点太阳能手机自动充电站、健康环保空调外挂装置、自适应话筒调节架获得了两金两银的好成绩;2009年“爱士杰”杯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中共获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一个

2008年11月23日,省教育厅沈健厅长来学校调研,对学校的创新教育及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创优教育上:学校以评选“十佳优秀学生”、“创意之星”,举办查看技能运动会,“文明风采”等活动为载体,在学生中形成了“学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在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上,学校连续三届荣获优秀组织奖

2005年4月,学校与德国安斯巴赫地区公立职业学校、安斯巴赫应用技术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支持下,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2006年学校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开展嵌入式教学模式合作,培养高级软件技术人才

2008年学校与韩国骊州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现已有两名学生赴韩深造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