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历史沿革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历史沿革早在1920年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就提出并制定了民族殖民地的革命理论和策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寻找同盟者建立国际反帝统一战线

为此苏共(布)中央在莫斯科相继成立了包括莫斯科东方大学、西欧少数民族共产主义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以及莫斯科国际列宁学校在内的多所高校,通过为各国培养革命干部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以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

随着国际共运的发展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些学校也相继被苏联政府停办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世界各地民族主义兴起和非殖民化的背景下,苏联政府决定再次建立一所为世界各国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革命干部的高等院校

1960年2月5日苏联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签署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令正式创立人民友谊大学

友大以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的精神为办学宗旨,为来自亚非拉美国家低收入家庭的年轻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苏联时期友大的国内招生通过苏联各大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国外招生则通过苏联遍布世界各地的使领馆

苏联时期友大办学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全苏总工会中央委员会、苏联亚非国家团结委员会以及苏联与世界各国友谊及文化联盟工会

由于苏联部长会议要求新的大学在1960年9月组建完毕,苏联政府提供了充裕的建校资金并下令由苏联高等教育部副部长谢尔盖·瓦西里维奇·鲁缅采夫任首任校长,由于时间紧迫苏联政府将总参谋部军事科学院和克格勃位于莫斯科市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大街多栋建筑划拨友大建校使用,学校的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从莫斯科各大高校抽调

1960年9月人民友谊大学正式开始招收留学生进入预科学习俄语

1961年2月22日,新大学被正式命名为帕特里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俄文: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им. Патриса Лумумбы),以纪念非洲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事业的象征刚果政治家帕特里斯·卢蒙巴

1961年友大开始正式招收本国和留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大学当时设:工程学系、历史-语言学系、医学系、农学系、物理-数学与自然科学系、经济-法律学系

1964年,友大正式成为国际大学组织的成员,开始派遣正式代表参加世界青年和大学生节等活动

1964年9月30日友大的新校区建设计划获得莫斯科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审批,1965年开始在莫斯科市西南区的米克卢哈-马克拉雅街开始动工建设一座可以容纳近万人学习生活的新校区,该校区的主要建筑由苏联人民建筑师、列宁奖章、一等斯大林奖获得者雅科夫·鲍里索维奇·别洛波利斯基(Яков Борисович Белопольский)设计规划 

1965年第一批来自世界47个国家的228名学生从友大顺利毕业

1975年因为亚非拉各国培养专业人才表现突出,加强了世界各民族友谊与合作,被苏联政府授予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1992年2月5日俄罗斯联邦政府签署№229政府令,友大正式更名为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文:Россий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该法令明确规定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是直属于联邦政府的高等院校 

2010年,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因其对世界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的贡献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金质奖章 

2012年3月12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签发№293总统令,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三所俄联邦高校获得授权,越过俄联邦教育科学部可以自主设置本校的教育项目并自主监控其执行情况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在几十年来的发展中不断根据俄联邦国内外需求开设新的专业和课程,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被誉为俄联邦的“常春藤”大学,友大在俄罗斯高等教育排名仅次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是俄罗斯综合类大学排名第三,师资水平排第二的大学,入选俄罗斯联邦学术卓越计划(The Russian Academic Excellence Project),是俄高等教育序列内一所联邦级综合性大学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