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大学机构设置从十九世纪初起

慕尼黑大学机构设置从十九世纪初起,慕尼黑大学逐步形成了民主管理的制度

几经变迁,当前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如下:评议大会这是大学议事决策的权力机构,其成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在一届的与会代表中,教授代表为36人,其他学术人员代表为12人,学生代表为12人,非学术人员代表为6人

校长等校务领导委员会的5名成员也是评议大会的成员

评议大会的成员每两年选举一次,其中学生代表每一年选举一次

评议大会的职能主要有:制订和修改大学的法规和章程;选举产生大学校长和副校长,组成校务领导委员会;听取校务领导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各种人员在评议大会评议会中的比例,是根据巴伐利亚州《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比例而设置的,教授多于其它人员的总和

即所谓“教授治校”

另一方面,让学生参加学校的管理,学生的比例和其他学术人员相同,多于非学术人员大学的机构设置、课程安排、活动组织都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是“学生本位”制的体现

委员会慕尼黑大学设校长1人,副校长3人,均由评议大会选举,校务领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人,由校长任命,5人共同组成学校行政领导机构

校长的职能是领导校务委员会的工作,同时统筹、协调全校各个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

几百年来,当选的校长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教授

学校校长不是纯行政职务,只是“兼职”,任职期间仍不放弃教学和科研,从职位上“退休”后,还回到学院或研究所去继续从事他的本行

学院组织学院的议事机构为“学科会议”,成员比例为:教授7人,其他学术人员2人,学生2人,非学术人员1人

学科会议由本学院学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该会议同时选举院长和副院长

学院院长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协调各研究所要完成的本年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任务

将各学科的先进经验集中推广,提高教学科研质量

组织各个学科的各级考试

搞好教师、科研人员的专业进修,造拨优秀人才充实教学科研队伍

福利会这是一个负责对所有慕尼黑大学学生的福利进行筹划和安排的机构

如维修建筑、管理宿舍和食堂、发放补助金等等

这是一个独立的社团,其成员努力使他们的工作尽量不受学校行政部门的干扰

该机构初创于1918年

两次世界大战都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少学生是依靠福利会提供的低价膳食、服装以及勤工俭学的机会才渡过难关的,由此,这一机构成为其他学校效仿的榜样

直到如今,很多学生(三分之一左右)仍有赖于该机构提供的工作机会才能修完德国大学漫长的学业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