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精英大学评选标准"精英"要素全德境内的约100所大学都可以参加竞争
评选有三个类别,首先大学可以突出其培养科研后备力量、涉及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课题的研究生院;另一个类别是所谓的"学科评选",各大学可以推荐自己最有特色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最后一个类别是评比"面向未来方案",参选大学要提出如何将本校建成国际一流大学的具体方案
迄今所有入围的大学几乎都在方案中多多少少地强调,要在教学和科研中注重培养女性,推动外籍学生融入,以及致力于发展跨学科的研究
只有未来方案得到了评委会的首肯,一所大学才能入选"精英"
不过即使没有获得"精英"的称号,大学还是可以通过在单一类别中胜出而获得政府资助
非终身制过去有人常抱怨,评选所谓的精英大学会造成大量资金流向科研,而教学领域则受到冷落
因此有些大学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时候,不仅仅重视科研人员,也把学生和教职员工纳入规划
提供更有效的组织管理和信息服务,调整图书馆和服务机构的开放时间以方便师生,以及引入教学质量管理等因素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精英大学的评选结果不是永久性的
在2006年的评选中,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首批获得精英大学的称号
2007年,海德堡大学、弗赖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哥廷根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亚琛工业大学也跻身于精英行列
但在2012年,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弗赖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不敌竞争对手,又失去了"精英"头衔,同时,科隆大学、不来梅大学、蒂宾根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新晋"成为官方认可的顶尖学府,在接下来5年中得到政府资助,直到2017年
届时将进行下一轮"精英"大学评选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