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没有硕士点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市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按照城市晋位、产业晋位、教育晋位的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创办的一所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职院校。
多年来,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建设为保障,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建设上水平,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多次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2年荣获第三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目前是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指定的与美国开展社区教育合作交流的十所院校之一、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全国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商务管理师职业培训基地。
学院对内涵发展进行了四项顶层设计:一是将培养目标确定为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潜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将校园文化定位为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引领,有机融合地域产业文化精神、企业家精神及创业文化、现代大学精神和制度文化;三是将办学思想明确为“有限的学历教育,无限的社会服务”,教学与服务并举;四是将办学模式定位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工场模式,建设共享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以顶层设计为指引,树立“德能并蓄、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育人理念,以“修德、塑能、创新、致远”为校训,倡导“德高、善教、会做、能研发”的教风和“自律、乐学、善思、会创造”的学风,定位并培育“以工为主、工服结合、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
学院育人环境优越。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300万元,图书70.2万册。有7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包括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
学院下设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会计金融、现代服务、电子与信息工程、艺术与设计7个二级学院,共开设48个专业。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1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近7000人。电气自动化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软件技术等6个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等9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12门。
学院坚持走“共建、共育、共赢”的开放办学之路,与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轴承集团、哈飞集团、九洲电气等多家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服务企业”、“订单培养”、“送学到企业”等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完善多样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顶岗实习制度,实现了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有机联动。
学院建立起校企“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向培养、双向聘任”机制,正在深入实施“师德培育工程”、“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实践锻炼工程”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努力打造一支“德高、善教、会做、能研发”的教师团队。有专任教师365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新秀、能手1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20人。院长王长文博士荣获第二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学院还拥有一支由335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优秀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实行以“出口畅”保“入口旺”的就业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7%以上。
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每年选派40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提高水平。与韩国建阳大学、大邱工业大学、京畿科学技术大学、交通大学等国外院校签订联合教育项目协议,在人物形象设计、旅游与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开展合作办学。与Megalearn职业技术学院、欧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师资培训、互派留学生等合作意向书。与德国手工业协会签署协议,引进汽车专业教学体系和欧盟职业技能考证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龙头,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重点,开展爱国主义电影展映、主题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十大校园歌手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合唱比赛、“和美杯”宿舍文化节、志愿者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爱国主义、传统道德、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民族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强素质,蓄内涵,凝特色,铸品牌,形成了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引领,有机融合地域产业文化精神、现代大学精神与制度文化的职业教育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
学院以服务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哈尔滨市政府实施跨越发展战略为宗旨,正在全力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等7个与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升级及现代服务业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及专业群。同时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共享型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管理内涵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提升等6个综合项目建设。通过13个项目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中高职衔接路径,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向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院校目标迈进。
学院秉承“有限的学历教育,无限的社会服务”办学思想,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美国社区教育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创建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工场”模式,引进地区重点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建设共享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争取覆盖60个专业,满足2万名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在校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师实践和应用技术研发需求,每年开展各级各类社会培训10万人次以上。“以工为主、工服结合、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早日建成全国一流的职业院校。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