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实践教学

金融学实践教学金融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实践能力、调研能力、创业能力等

教学方案中应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灵感

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

其中,专业实践包括专业类实验、专业类实训和专业类实习等多种形式

专业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加强专业类实验教学内容的教学

各高校应与相关实务部门建立常态联系机制,确立实践教学的准入标准和管理制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专业类实验专业类实验是指在部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能够和需要通过实验教学讲授的内容在实验室中完成

专业必修课程中涉及技能性教学内容的,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渐融入实验教学,通过统计软件应用、外汇交易模拟、金融数据挖掘与处理、证券投资分析、保险精算、征信管理、信用评级等多种实验内容,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条件允许的高校应适当增加专业类实验课程的课时 

专业类实训专业类实训是依托实务部门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是校内实验课程教学的延伸

各高校应鼓励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通过在实务部门的调研考察,开展专业问题研究

学生可以申报校级、省市和教育部设立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开展创新项目研究

学生在校级及以上各种科研大赛中获奖的,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或折抵相关选修课程、非课堂教学课程的学分 

专业类实习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至少包含1次专业类实习,实习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

专业类实习可与专业类实训相结合,既可由学校统一安排,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

实习过程要求有完整的实习记录,学生在实习后须完成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专业部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训练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并将论文写作纳入课程成绩考核当中

学生在修完所有规定课程后,必须完成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毕业论文

论文合格,方可申请学位 

毕业论文选题须符合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研究兴趣,紧密联系现实金融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毕业论文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指导,必要时可聘请金融实务部门有关人员共同指导

指导教师应引导和督促学生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规范(1)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和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应保持相对稳定,并适时修订

执行过程中如需变动,应有规范的论证和审批手续 

(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和组织考核的依据

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应在开课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内容视课程性质而定,一般应包括课程性质、先修课程、课时数、各章节知识要点、教材及参考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

其中,核心课程(如“5+X”模式中的5门专业必修课)的知识要点须基本统一

教学大纲一经确定,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考试内容不得超出教学大纲范围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

各高校应制定政策和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以保证最佳教学效果

鼓励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前须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备课,编制教学进度表

根据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可通过开设习题课和讨论课等形式进行课程辅导

课程辅导过程应合理兼顾个别答疑和集体辅导 

(4)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学专业须制订课外实践教学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教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活动 

(5)成绩考核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金融学类本科专业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成绩考核要求

成绩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组成

鼓励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期末考试外,可采用作业、设计、调研报告、课堂讨论等多种考核形式,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6)教材选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以及部分专业课程鼓励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等优秀教材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优先选用曾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奖的教材,或获得国家规划教材立项、省部级精品教材立项的教材;选用教材应在近4年内修订过 

部分专业课程也可以选用从国外引进的优秀教材,或由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经过多次修订的教材;选用教材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可以选用教师自编教材;没有成型教材的,要求教师编写书面讲义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