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质量保障在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质量监控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发展跟踪机制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具有专家教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或培养方案,对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过程实施督查
具有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规定;具有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的监督保障机制;具有专业基本状态数据监测评估体系,能够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具有专业学情调查和分析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发展进行有效测评;强化学生评估主体地位,评教制度完善;具有完善的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具有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参与的研讨和修订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方案的机制;专业培养定位、规格适应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具有健全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社会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价,评价信息得到有效利用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定期举行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活动,及时了解和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及时解决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针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定期举行毕业生、用人单位意见征求活动,吸纳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工作,形成定期修订、完善培养方案的有效机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