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商学院学校历程

国立商学院学校历程国立商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37年的江苏银行专科学校

该校于1937年由江苏镇江迁往湖南桃源

到1938年8月,又再次迁往湖南乾城

1939年2月,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改成江苏省商业专科学校,设银行、会计2科,修业年限为2年

11月又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改为国立商业专科学校,增设合作金融科,聘请侯原培任校长,修业年限改为3年

1942年8月,国立商业专科学校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升格为国立商学院

由程瑞霖任院长,设会计统计、银行、工商管理、土地经济等系及计政、合作两个专修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上海商学院重新回到了国民政府手中,于是国统区出现了两所国立商学院并存的局面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46年5月,国立商学院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并入国立湖南大学

8月,由国立湖南大学商学系和原国立商学院共同组成的国立湖南大学商学院宣告成立

1949年解放后,国立湖南大学商学院又和湖南省立克强学院商科、私立民国大学商科合并,共同组成了湖南大学财经学院

院系调整期间,湖南大学财经学院被调往武汉,与中原大学财经学院等兄弟院系共同组成了中南财经学院,即今日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仅此一家的银行专科学校国立商学院的前身江苏银行专科学校是民国时期中国唯一一所银行类大专院校,再加上当时商科类大专院校寥寥无几,故其虽为省立,但影响却是全国性的

江苏省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为培训基本行员,两行总经理陆子冬、赵棣华决定联合创建江苏银行专科学校,办学目的旨在培养金融界基本人才

该校成立于1937年6月1日,校址位于江苏省会镇江(其时南京为首都,并不属于江苏省管辖)登云山

修业年限定为两年,当年即招生百人

江苏银行专科学校的办学经费由两行直接拨付,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名校

江苏银行专科学校创校时以赵棣华兼任校长,杨兆熊为教务长,吴德培为教务主任

首任校长赵棣华曾任国民政府主计处主计官、会计局副局长,中华会计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无论是其学术地位,还是实践履历,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

至1939年改制前,在校教授包括赵棣华(校长、上海交通银行行政管理)、杨兆熊(兼秘书)、钱祖龄、王世求、端木恺、金天锡、熊铭青(兼训育长)、陈植三(兼训育主任)、赵吉士(教导主任)、朱玉吾(兼训导主任)、凌舒谟(会计科主任)、马明治(兼会计科主任)、曾乐平(兼银行科主任)、张振尧(兼银行科主任)、吴道坤(兼银行短期职业训练班主任)、童玉民、徐公美、王其章、杨大锌、刘张华、龚家烟、吴德培(兼教务主任)、陈朗秋(兼秘书总务主任)

避祸西迁改制国立商业专科学校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形势急转直下

随着江苏沿江各县相继陷落,特别是无锡沦陷、日军逼近武进的情况下,省会镇江乃至首都南京都危在旦夕

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江苏银行专科学校随两行往内地撤退,先迁湖南省桃源县,再撤至湖南省乾城县所里镇(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城区)

西迁伊始,由于对战事严重性估计不足,江苏银行专科学校的拨款途径仍照旧

但随着江苏省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两行自身陷入困境,江苏银行专科学校原有的依托银行办学的方式已经无法维持

至1939年2月,江苏银行专科学校改归省立,定名为江苏省立商业专科学校

但江苏省早在抗战初期便已沦为焦土,此时省政府正在苏北大地上四处逃窜,根本无暇顾及远在湘西的省立商专

于是在11月,江苏省立商业专科学校正式改归国立,从此得到了办学经费的保证

在由省立改归国立的过程中,国立商专增设合作金融科,为以后国立商学院合作经济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修业年限改为三年

1940年8月,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还委托商专代办会计短期职业训练班一班,为期一年,训练速成会计人员,专供该会派用

商专第一任校长为候厚培

他在担任校长期间,整顿校风,延聘优秀教师

他视学生如子弟,关怀备至,常将工资所得资助贫困学生,深受同学们的爱戴

1940年12月,候厚培辞任,程瑞霖奉命到校接替

程瑞霖1935年起任教于国立暨南大学,为该校商学院院长暨国际贸易学系主任,有办理大型商学院的经验和阅历

1937年后,国立暨南大学迁入上海租界继续办学,程瑞霖受命代理校长一职

他在坚持继续办学的同时秘密从事地下抗日工作,终遭敌伪悬赏缉捕而不得不于1940年逃往大后方

1939年到职教授有侯厚培(校长)、吴其祥(兼合作金融科主任)、陈定谟(兼合作金融科主任)、瞿国眷、孙介藩(兼出版组主任)

1940年到职教授有程瑞霖(校长)、张永言(兼会计科主任)、张伯琴(兼银行科主任,后任国商院长)、舒宏(后任国商银行系主任)、陈友鹤

1941年到职教授有卢伯鸥(兼合作金融科主任、注册组主任)、张百泉、李仲莹、许复(总务主任)

升格为唯一的国立商学院由于滞留在上海的上海商学院于1942年8月投靠汪精卫,成为汪伪政权控制下的所谓“国立上海商学院”,令国蒙辱,因此教育部于8月20日下令国立商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国立商学院

同时校名中不加地名,以示正统,和“国立上海商学院”东西对峙、分庭抗礼

国商改制后,办学规模扩大,计有会计统计、银行、工商管理、士地经济四学系,及计政、合作二专修科,修业年限也改为四年

国商升格的消息传来,全校振奋,不少毕业生也强烈要求返校继续深造

为了应对扩招压力,国商在湖南省沅陵县设立了分部

1944年冬,日寇疯狂进犯,湘桂告急,烽火频传,沅陵分部于是撤销,与国商本部合并

原商专校长程瑞霖成为国商第一任院长

1943年夏,程瑞霖在任内不幸逝世

沈嗣庄、许复积极奔走,旨在接替院长一职

最终教育部选定张伯琴继任

1942年到职教授有李敬思(兼银行系主任)、刘行骏、杨涛、胡伊默(兼沅陵分部主任)、黎廷弼(兼训导主任)、王印佛(贱合作专修科主任)、李继煌

1943年到职教师有邓世隆(教授)、姚梅镇(讲师)、苏鸿培(副教授)

1944年到职教师有萧而邝(教授兼总务主任)、武堉干(教授兼总务主任)、张辑颜(教授兼会计统计系主任)、郭文鹤(教授)、朱剑农(教授)、王学膺(教授)、田鹏飞(副教授)、蔡次薛(副教授)

1945年到职教授有卢爱知

复员无望,归并湖大抗战胜利后,根据对沦陷区学校的接收办法,由汪伪政权控制的“国立上海商学院”同“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等其他汪伪院校一样,属于关闭序列

也就是说,应由国立商学院迁往上海,接收“国立上海商学院”全部校产,对“国立上海商学院”在校师生进行甄别

当时国商师生对复员上海寄予了极大期望

在学生中广为传唱的《还乡歌》就表达了这种期望:“好音从天降,欣喜欲狂,尝够了流离滋味,准备着还故乡!八年阔别,故乡该无恙?那小桥流水,那江南草长,那庭院绿荫,那田舍风光,那蔼然的父老,那慈祥的高堂,我曾苦忆了千百遍!如今快见面了,怎不欣喜欲狂?怎不欣喜欲狂!卷诗书,整行装,上征途,意气扬,江流似箭,关山退两傍

怎及我归心更急,恨不得插翅飞翔!行看重整家园,天伦欢聚一堂,建设新中国,乐享安康!”但现实给了国商师生当头一棒

由于政治斗争失利,国商并未能顺利复校上海,反倒是“国立上海商学院”成功洗脱了沦陷期间投靠汪伪政权的卖国背景,被国民政府所接受与认可

1946年8月,国立商学院遵令并入国立湖南大学

新成立的国立湖南大学商学院设于国立清华大学在抗战前在长沙修建的民主楼,今属中南大学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