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康复学开设背景特殊儿童自身对教育与康复的双重需要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遗传性疾病、先天畸形、早产、极低体重等儿童的存活率逐渐上升
这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障碍或缺陷,甚至产生如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疾病
由于现有医学手段尚且无法治愈这些疾病,这些特殊儿童需要接受长期康复治疗,到了受教育的年龄,他们只能带病接受教育
另外,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行,有需求的特殊儿童障碍程度加重、障碍类型增多、具有多重障碍儿童增多,面对这些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和计划难以实施
针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现状,要切实提高中国的特殊教育水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改革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特殊教育改革自然就是要以特殊儿童的需要为本
综上,特殊儿童既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又有接受康复服务的需要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康复服务主要由医院承担,而教育主要由特殊学校提供
近年来,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康复与教育分离的模式,不再让医院与特校之间隔行如隔山,教育康复学的出现应运而生
社会对教育康复人才的大量需求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公报显示,中国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人,在校特殊儿童约39.9万人
2011年中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41311人,师生配比为1:9.65,远低于发达国家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比例
如以每名专业人员服务40名儿童、每名儿童每周接受一小时来计算,中国共需要9.7万名教育康复专业人员
而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特殊儿童而言,每周一小时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对于许多多重障碍的儿童来说,可能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员为其提供综合康复服务
再者,由于特殊儿童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往往需要对其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与康复
因此,中国教育康复的人员需求与实际数量相比,存在巨大缺口
随着社会康复需求的康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康复医学随之发展,一些医学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
据调查,2013年,已有72家本科院校、113家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与健康等专业
但这些专业以物理治疗为主,培养的康复治疗师尚且不能满足中国医院的需求,更不用说满足特殊学校对教育康复人才的急切需求
因此,大陆地区高等院校的教育学科必须大力发展与建设教育康复学专业,满足社会的需求,帮助更多的特殊儿童
国家支持教育康复学专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八大”又提出“支持特殊教育”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心与支持特殊教育的政策文件,培养特殊教育师资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2012年4月,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实施方案暨编制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21896号),其中明确提出:“扩展特殊师范专业范围,研究增设教育康复类专业
”同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12号),在“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中提出:“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拓宽专业领域,扩大培养规模,满足特殊教育发展需要
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康复类专业技术人才
”这些政策性文件直接催生了教育康复学这门新学科,也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平台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