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仕人物评价

熊大仕人物评价熊大仕是我国老一辈兽医教育家,为中国兽医科学的发展呕心沥血,培养出一支兽医科技队伍

抗日战争期间,除任教于中央大学兽医系外,还曾在四川、兰州等地举办讲习班,培养了许多人才

这些人才,其中有的已成为国际上有声誉的学者,或成为我国兽医事业的骨干

“文化大革命”后,他深感新成长的中青年兽医人员在10年浩劫中科技学习不足,遂积极向农业部建议,主动承担了农业部科技局委托举办的科学技术培训班,共办了4期,每期内容各异

同时又接受农业部教育局的委托,举办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从事寄生虫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的师资培训班

这两个培训班收到极好的效果,参加学习的学员已成为全国各省、市从事兽医寄生虫学工作和教育的骨干力量,为我国兽医寄生虫学学科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

熊大仕忠诚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兽医教育的规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实验指导等,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1983年后,他因年事已高,健康欠佳,辞去了兽医系主任职务,但仍对兽医教育事业倾注满腔热情

他不顾年老体弱,行走不便,还经常参加兽医系研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会议,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

1987年3月病重时,在病榻上同前来探视的校系领导的谈话中,仍然念念不忘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兽医教育事业

他对兽医教育事业极端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的学生和友好无不为之感动

熊大仕为人耿直,光明磊落,高风亮节;对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他当系主任几十年,总是以大局为重

兽医系内科教研组教授王洪章多次说过,熊先生当系主任几十年,没把兽医系办成寄生虫学系

一语道出了他的高贵品质

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3层的教学楼,顶层很薄,夏热冬冷

熊大仕身为系主任,在分配各教研组用房时,他所在的寄生虫学教研组被分配在顶层

他的研究室也在顶层

夏季他与同事们一样汗流浃背,冬天冷得不敢脱大衣和帽子

还有件被传为佳话的事迹

1984年系里讨论办实验动物学习班问题,熊大仕因事先了解的情况有误,错误地批评了传染病教研组的一位中年教师(他的学生)并发了火

后来,他了解了问题的实情,深感内疚,便向那位教师承认错误并致歉意

在多次总结中还深刻地检讨了这个问题

熊大仕对助手和研究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他非常注重培养他们独立钻研、独立工作能力

助手和研究生都不敢随意向熊大仕问问题,知道提出问题后,他会反问几个问题,考查你是否对所提问题动过脑筋,然后再给予指点

但他又是那样慷慨无私,希望大家努力学习

他从美国学成回国时带回的许多有极大参考价值的书籍和他精心汇集的文献资料,都放在教研组的书橱中,供大家使用

他珍藏的1929年版本的《原生动物学》一书,在国内图书馆里都难找到,他却从不把这本书当成私有财产

晚年,他将自己的积蓄万余元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未被接受

他逝世后,遵照他的遗嘱把这笔钱作为奖学金,鼓励学生奋力上进

熊大仕热爱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贵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