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仕研究方向马结肠纤毛虫的研究20年代在美国学习期间,熊大仕就开始从事马寄生虫的研究
他夜以继日地埋头于图书馆,查阅和收集了大量有关寄生虫学方面的资料,并分类整理,打字成册
他精心汇集的有关马属动物寄生虫圆形科、毛线虫科的资料,不仅为科研工作积累了非常有价值的文献,且为研究我国马属动物寄生线虫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参考材料
他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进行马结肠纤毛虫的观察研究
正当他的研究工作有进展的时候,官费留学期限已满,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中断
他深深懂得,“非志无以成学”,决心半工半读,以完成研究工作
生活艰苦没有难倒性格坚毅,立志献身于科学的熊大仕,他含辛茹苦多年,终于完成了《马属动物结肠纤毛虫的研究》论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他在这篇论文中,首次将马属动物结肠纤毛虫修编归类,论述了25个属,51个种,其中有3个新属和16个新种,是由他鉴定建立起来的
这些成果是当时该领域中的重要成就
1930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科学杂志》发表后,受到了国际学术界广泛赞誉,熊大仕成为这个领域中成绩卓著的学者之一
当时,世界著名的寄生虫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多盖尔教授就曾致书赞扬
熊大仕的这些研究成果,至今在国际上仍然受到重视和肯定
美国出版的多种原生动物学专著,都曾引用他的论述,如著名原生动物学家N.D.利温(Levine)所著的《人和家畜的寄生原虫》,就引用了他的论述和插图
熊大仕回国后,在天津南开大学继续从事纤毛虫的研究,重点钻研牛羊瘤胃纤毛虫,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论文发表于《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1935年第6卷上
这项研究,奠定了离体培养纤毛虫,进而研究“人工瘤胃”和利用粗纤维作家畜饲料的基础
猪肾虫和鸡球虫等的研究1949年后,熊大仕一直从事马属动物寄生线虫、反刍动物寄生线虫、猪肾虫和鸡球虫方面的研究,对解决我国家畜寄生虫病害问题作出了贡献
其中“寄生于中国马属动物的圆线虫和毛线虫的研究”,曾获得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猪肾虫病是流行在长江以南的猪的一种寄生虫病,并逐渐向北蔓延,严重威胁养猪事业的发展
为了控制这种寄生虫病,年已花甲的熊大仕冒着酷暑,曾数度奔赴南方5省组织和主持兽医科技工作者协同调查研究,攻克难关,终于弄清了猪肾虫病的病原体和病原体生活史,以及流行病学、致病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套防治措施
熊大仕急生产之所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钻研的精神,使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深受教育
60年代初期,在我国养鸡业还不很发达的时候,熊大仕就考虑到我国养鸡业以后也要走发达国家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规模化养鸡后,鸡球虫病的防治将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应提前进行研究
他带领助手们研究了鸡球虫病病原体、流行病学以及防治等方面,对鸡球虫病有了深入了解,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我国的户养鸡和大型鸡场防治鸡球虫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鸡球虫病开始,又对兔球虫病、鸭球虫病等畜禽球虫病进行深入研究
他所在的寄生虫学教研组已成为球虫病研究工作开展得最早、研究较深入、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多和对生产有很大贡献的教研组
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共60余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