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智能学院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学院简介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 1985年,由学部委员程明德先生和石青云院士发起,以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系、无线电系为主体,联合全校十余个系所,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以学科交叉为特色,成立了信息科学中心,并于1988年建立了北京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面旗帜

2002年,依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成立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

2021年,成立智能学院

目前,智能学院有全职人员36人,包括教研系列人员30人,研究技术系列人员2人,实验技术系列人员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杰青2人,优青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

智能学院不仅是国内首家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而且引领了国内100余所大学设立这一专业,形成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视觉、机器学习、听觉感知、认知机器人,并拥有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机器感知和智能系统为目标,主要研究方向有:感知机理、感知计算、机器学习、智能媒体技术、智能交互技术,在2012年与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信息口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类”重点实验室

多年来,智能学院先后承担了数百项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和横向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专项、科技部攀登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进展,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培养了大量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人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