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事记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院之初首批重点建设的五个学院之一
信息工程学院依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在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微电子研究院的共同领导下开展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其突出特点在于紧密结合了深圳及其周边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复合交叉型、应用研究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区域产业和技术发展为导向驱动,逐步建立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以及软件工程三个专业的理学硕士以及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确定了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SOC)设计、制造、测试与封装、嵌入式系统芯片与IP、嵌入式系统工程、移动通信服务终端、嵌入式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研究方向
信息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微电子是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其中,集成电路技术则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受到党和国家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
培养优秀的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成为维持我国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走向国际发展轨道的当务之急
为此,国家为了解决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人才急缺的现状,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决定在北京大学等9所大学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采取新的办学机制,扩大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理学硕士招生规模,加快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速度,尽快满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关举措还包括教育部于2004年批准了15所大学作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是其中之一), 2005年联合申请在工程硕士领域增设集成电路工程专业,享受软件工程硕士同等的招生政策等
自2002年起,在北京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开始招收和培养首届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理学硕士研究生10名
自2004年起,学院开始招收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名和首届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工程硕士61名
到2007年,信息工程学院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已经到达78名,博士8名
信息工程学院的办学成效和人才培养规模的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在集成电路产业界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深圳市地方政府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团队的鼎力支持以及深圳教师团队的建设发展
其中,北京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整体水平处于全国高校领先地位
2002年和2006年,北京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评估均为全国高校第一名
信息工程学院的深圳本地教师队伍包括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海外引进博士以及来自于企业界的具有产业专业背景的高水平专业人士
学院也非常注重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发展和企业的合作,已经逐渐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的办学模式,受到了学生及企业的认同和欢迎
2005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与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签署三方合作办学协议,明确自2006级开始,工程硕士的学籍统一由软微学院管理
北京大学软微学院是在我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杨芙清院士亲自主持下建设起来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按照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以新模式建立、新机制运行的北京大学直属学院
经过5年的发展,软微学院已建立了10个系、29个专业方向,成为综合性软件与微电子人才培养实体,并且先后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 “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综合评估第一名(2003、2006)”等
在借鉴软微学院培养工程硕士的经验基础上,信息工程学院于2005年9月开始招收和培养首届软件工程(嵌入式方向)工程硕士25名,实现了“软硬”结合的培养发展模式
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培养规模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学院围绕深圳市的通信、数字视听和软件等三大战略创新产业发展要求,适时开辟新的学科生长点,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新模式,
一方面,学院很抓基础科研,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等,另一方面,学院主动创造条件积极鼓励教师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展贴近产业需求的项目合作,鼓励学生到高新企业实习、参与科研项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