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学科设置面对生产、生活领域快速经历技术性变革的时代,人才培养需面向不断涌现的新需求和新领域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专注于多元学科交叉领域,旨在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致力于解决未来面临的潜在问题而展开艺术设计发展实践的创造型人才
基于“人的存在”、“人的创造”、“人的发展”三大核心内涵,未来设计学院设立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服务设计)、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教育(设计学)三个研究方向
1. 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在新型互联网文化、智能化社会及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基于对技术变革主导的未来文化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探索,推动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性的设计教学与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注重人文精神和技术伦理,衔接设计美学与智能制造,涵盖文化生活与生产实践,专业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等已有专业方向;拓展未来生活方式研究,未来人居环境设计,未来体验设计等具有前瞻性的专业方向
“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分析与预判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方法与工具,了解机构和市场运行模式及产品开发流程,成为未来社会形态的创造者和领军人
2. 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科技”基于科技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的全面拓展,对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设计、交互设计、人工智能可视化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前沿方向进行概念性探索与实践
该领域的研究对接国际前沿学科,争创一流学术研究成果,以前沿问题为导向,以未来社会人类生活模式的技术性变革为基础,坚持可持续性创新探索,培养具有跨界思维、综合解决能力、未来视野和系统化思维模式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3. 设计与教育“设计与教育”是在教育学领域所做的创新研究,旨在培养未来设计所需的新型人才,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该领域研究面向设计学科的教育规律研究,青少年“设计思维”,中小学“美育教育”以及教育场景(校园、教室、桌椅、教具、服装及其他教育产品或服务)的设计
该方向研究体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突出师范类院校特色,开创设计跨学科教育的新方向,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