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发展历程学院成立初期,只提供一年制教育文凭课程,收录大学毕业生,培训中学高年级的专业师资
当时学院的规模很小,只有讲师三数位,学生二十多名,租用九龙旺角廖创兴银行大厦的一层楼上课
开设的科目,也只有十余科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香港中学教育急遽扩展,教育当局对中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日益重视,并规定大学毕业生必须修毕教育文凭课程,才算是符合检定升等的资格
社会对学位教师的需求因而大增,同时,对教育研究专才的需求,亦日见显著
教育学院因应社会转变,迅速发展
除师生人数不断增加外,学院更不断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提高课程水平,以及改进各种教学设施,以满足社会之需求
后来教育学院迁进大学校园,借用祟基学院的教室上课
一九七三年,教育学院更开办教育学文学硕士课程
至一九七八年港府订定高中及专上教育发展大纲时,教育学院已取得相当长足的进展:有全职讲师十多位,学生五百人;开设的课程有一年全日制及二年在职兼读制教育文凭,和文学硕士(教育学)课程
此后十余年,师生人数根据既订的发展计划按年递增,以配合社会发展所需
教育学院成立之初,隶属大学校本部,直接向教务会负责
一九七六--七七年大学改制,负责本科生教学的书院各学系,皆合并成为大学的学院
而负责训练学位教师的教育学院,则改隶大学研究院,地位相当于研究院一个独立的学部
自此,教育学院对校政的参与有别其他教学院系,例如本身没有院务会或系务会的组职,因而在大学的各级会议,也没有教育学院选任的教师代表
一九八七至八八学年,教育学院全体教师一致议决向大学建议改制,把教育学院改组为一个与文、理、社、商、医等学院同等地位之学院,根据大学组织章程,成立院务会
又建议在院内划分三个学系,成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教育行政与政策三个系务会
大学教务会原则上接纳此一建议,并把负责校内本科生体育教学的体育部,拨归教育学院辖下,以便发展体育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培训
体育部亦于一九八九至九零学年开办兼读体育学士课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