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院前身贵州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940年,成立贵州农工学院,同年贵州农工学院设立矿冶系
1946年,在文理学院内增设了地质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据《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关于1953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贵州大学校名取消
原贵州大学理学院地质系调到重庆大学,后又调到成都地质学院
1958年3月19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贵州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全院设6系12个专业,地质系下设“矿产地质与勘察”、“地质测量与找矿”,五八级招收新生118人
1959年,原贵州地质学院相应专业学生和教师并入地质系60级地勘和水工专业
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地质系1966到1972年没有招生,停课长达6年
“文革”期间地质系教师到印江县梵净山麓的芙蓉坝、木黄开门办学
1972年到1976年,地质系招收地勘、水工专业“工农兵”学员,学制为三年
地勘专业在福泉县道坪和地矿局115地质队一起,以找磷矿和1/5万区调为典型任务带动教学,参与发现瓮福磷矿区
水工专业在湖南韶山和独山县麻尾,以开展岩溶科研为典型任务带动教学
1981年,每年地质系招收地勘、水工专业各30到40人
2000年4月,贵州工业大学资源工程系与采矿系合并组建资源与环境学院
贵州工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1988年,贵州工学院化工系成立
1996年,改为贵州工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