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林学院科研成果自1958年林学系建系至今,经几代教师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我国林业界具有一定地位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理论研究(973)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2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1项,国家林业局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课题、贵州省科技攻关和重大项目45项,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优秀人才基金和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项,贵州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3项;世界自然基金会及福特基金会课题7项
主持大型自然保护区多学科科学考察10项,省林业厅重大项目5项,共113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7项,四等奖10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林业行业科技最高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省、地州市政府和各行业奖项多个
成果涉及面较广,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南方山地人工林培育研究
针对南方山地马尾松、杉木、华山松、毛竹等主要用材树种和油茶、油桐、漆树、杜仲、五倍子等经济林树种,围绕良种选育、速生丰产、经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开展系统研究
特别是马尾松研究,组织了南方十个省(区)协同攻关,立足贵州高原,面向南方山地,应用基础和实用技术研究相结合,形成了马尾松通用材(专用材)林速生丰产适用技术体系,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马尾松速生丰产林》,出版了《中国马尾松》、《马尾松纸浆材林培育》等专著,其成果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森林立地分类研究方面,根据南方山地特点,提出了地质地貌的立地分类方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影响
该领域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2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1项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这些成果支撑使森林培育学科成为了贵州省重点学科,并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与重建理论与技术研究
针对喀斯特植被退化和石漠化问题,围绕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开展系统研究
八十年代初开始,先后对喀斯特生态环境特点,喀斯特森林的分布、类型、结构、功能、生产力、动态等生态学规律,特别对退化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和喀斯特森林经营作了系统的研究
出版了论文集《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3部
针对贵州省石漠化最严重的花江地区,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水农业、退化森林恢复与重建、石漠化综合防治、退耕还林还草、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综合治理研究,建成花江“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生态经济型治理”示范区,为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以上研究成果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为“森林培育学”博士点和生态学硕士点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3)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
针对长江上游乌江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围绕水源林、水保林建设的理论与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先后承但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对乌江流域的地域分异规律、防护林立地分类系统、评价方法及乌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规律、植被—土壤系统涵养水源功能、乌江流域防护林区划、林种分类、布局以及困难地段人工造林技术等,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研究,成果获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4)自然保护区考察和生物多样性、物种保护研究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主持,并组织14-20个学科专家学者,对贵州省的茂兰、梵净山、习水、赤水、雷公山、宽阔水、佛顶山、朱家山、柏箐、大沙河、斗蓬山等10余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大型科学考察,出版了《茂兰喀斯特森林科学考察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等10余部论文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和贵州省自然保护区规划的重要技术支撑
对我省自然保护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国内也享有盛誉
针对贵州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结合自然保护区考察,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背景以及珍稀濒危生物等开展研究,主编《贵州森林》专著,参加《中国森林》的编著(副主编),参加《贵州植物志》、《贵州动物志》编写,主编了《贵州植物志》第五卷;建立了贵州省最大的树木标本室
以上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四等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5)社会林业研究
近些年来,针对我国南方主要集体林区,尤其是贵州集体林区,开展社区林业调查研究,承担美国福特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资助项目,围绕森林资源冲突管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农村社区影响、村规民约与集体森林资源保护、集体林区公益林使用权、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对林业发展影响、影响造林质量的非技术因素评估等开展调研,出版的《冲突与冲突管理》、《冲突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新理念》等6部专著,对当前林权改革提供依据,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林学院主要获奖编号成果名称获奖名称获奖时间颁奖单位学院主要完成人备注1主要针叶纸浆用材树种新品系选育规模化繁殖及培育配套技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丁贵杰、谢双喜、主持2杉木建筑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丁贵杰参加3毛竹林丰产结构理论和技术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88国家科学技术部吴炳生参加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7国家林业局吴炳生参加4茂兰喀斯特森林综合考察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0国家科学技术部周政贤主持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7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周政贤、兰开敏、朱守谦、杨世逸5《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本底调查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1中国科学技术部周政贤、朱守谦主持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周政贤、朱守谦6马尾松用材速生丰产适用技术体系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3国家科学技术部周政贤、杨世逸、朱守谦主持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中国林业部周政贤、杨世逸、朱守谦、丁贵杰、谢双喜主持7用材林基地立地分类评价与适地适树研究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局杨世逸、周政贤参加8马尾松建筑用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国家林业局丁贵杰、周政贤、温佐吾、周运超主持中国林学会梁希奖2002中国林学会丁贵杰、周政贤、温佐吾、周运超9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项目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毛志忠参加10杉木建筑材林优化栽培模式研究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国家林业局丁贵杰参加11森林资源数字经营模型与林场精准作业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谭伟参加12全国农家漆树品种资源调查商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1国家商业部集体奖,徐友源、王道植参加13马尾松林培育技术系统研究林业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周政贤、杨世逸、朱守谦、岳季林、郭光典、田天雄、张其禄、严仁发主持14乌江流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立地分类与评价技术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杨世逸、高华端主持15乌江流域水源林、水保林布局结构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朱守谦、吴炳生、喻理飞、祝小科、雷维良主持16华山松种子园营建技术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张瑞阳、伍孝贤、胡先菊、曾淑华、梁伟祥参加17华山松种源选择的研究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胡先菊、伍孝贤参加18全国漆树品种选优商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王道植参加19杉木产区区划、宜林地选择及立地评价林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学系主持20长顺县五倍子资源调查及人工繁殖研究项目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991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李勇民参加21《贵州植物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2贵州省人民政府集体奖,兰开敏参加22贵州省连续森林资源调查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0贵州省人民政府林学系参加23贵州马尾松用材林速生丰产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0贵州省人民政府周政贤、何纪星、徐文彬、岳季林、雷志举、严仁发、田天雄主持24马尾松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8贵州省人民政府温佐吾、丁贵杰、周运超、齐新民、谢双喜主持25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及恢复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贵州省人民政府喻理飞、祝小科、朱守谦、何纪星主持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中国林学会喻理飞、祝小科、朱守谦、何纪星、韦小丽、高华端26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背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贵州省人民政府喻理飞、谢双喜、周运超、王德炉主持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7中国林学会喻理飞、谢双喜、周运超、王德炉27马尾松优质工业用材林持续稳定发展的机理及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贵州省人民政府丁贵杰、夏玉芳、周运超、齐新民主持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中国林学会丁贵杰、夏玉芳、周运超、齐新民、谢双喜、温佐吾28刺梨栽培生理与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贵州省人民政府向 灵、何嵩涛参加29《贵州农林昆虫志》(卷3)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1贵州省人民政府龚才参加30《贵州植物志》(第一卷)贵州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贵州省人民政府集体奖,兰开敏、徐友源、李慧玉参加31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贵州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90贵州省人民政府周政贤主持32宽阔水林区综合科学考察贵州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贵州省人民政府周政贤主持33乌江流域岩溶石质山地植被恢复与改造技术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奖三等奖1997贵州省 人民政府朱守谦、祝小科、何纪星、刘济明、高华端主持34华山松初级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奖三等奖1986贵州省人民政府胡先菊、伍孝贤主持35云贵高原东部乌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9贵州省人民政府喻理飞参加36漆树解剖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6贵州省人民政府徐友源参加37贵州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研究贵州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3贵州省人民政府杨世逸、温佐吾、丁贵杰、王启顺、高华端主持38马尾松纸浆用材林高产、高效栽培利用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2贵州省人民政府丁贵杰、谢双喜、周运超、夏玉芳、温佐吾主持39漆树优良品系及综合配套技术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0贵州省人民政府王道植、徐玉蓉主持40漆树品种资源调查贵州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贵州省人民政府徐友源、王道植主持41威宁短柱油茶初步研究贵州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贵州省人民政府王道植、梁伟祥主持42漆树良种选育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贵州省人民政府王道植、徐玉蓉主持43楠竹栽培技术的研究贵州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贵州省人民政府吴炳生、徐玉蓉主持44高产优质竹笋用竹引种适应性与栽培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2贵州省人民政府吴炳生、谢双喜主持45油茶早实丰产的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8贵州省人民政府徐文彬、岳季林主持46《贵州农林昆虫志》第2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7贵州省人民政府龚才参加47贵州森林病虫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9贵州省人民政府龚才参加48贵州省板栗地方良种筛选及品种比较试验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5贵州省人民政府冯道霞、朱忠荣主持49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7贵州省人民政府谢双喜 、喻理飞 、张国防、冯育才、周庆、周运超 、杨茂发主持50贵州主要造林树种容器育苗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7贵州省人民政府韦小丽、杨萍参加51贵州省首次发现世界稀有孑遗植物-银杉贵州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2贵州省人民政府徐友源主持52五倍子人工繁殖途径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86贵州省人民政府李勇民参加53生漆采割技术的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86贵州省人民政府王道植参加54促进实生毛竹幼林成材技术的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90贵州省人民政府吴炳生主持55贵州省楠竹区划及其立地分类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92贵州省人民政府吴炳生、丁贵杰主持56杨树良种选育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97贵州省人民政府伍孝贤、朱忠荣主持57贵州油桐品种及良种选择的初步研究贵州省科技成果奖四等奖1984贵州省人民政府岳季林、徐文彬、王永树主持58促进油桐幼林丰产和提高成林产量的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86贵州省人民政府岳季林、徐文彬、王永树主持59华山松单、双亲子代测定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92贵州省人民政府梁伟祥参加60提高华山公种子园种子产量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98贵州省人民政府伍孝贤、周运超主持61实施天然林保护与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贵州省人民政府齐新民参加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