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研成果据2016年11月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官网显示,新疆天文台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68项;2011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62篇,其中SCI、EI收录243篇
110米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QTT)(973项目)QTT在引力波探测、黑洞发现、恒星形成、星系起源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可发展应用于深空探测,如探月工程和火星、金星探测
QTT设计方案考虑多种科学目标的需求,其关键技术包括:大口径天线结构设计技术、天线主动面技术、大惯量机架精密伺服控制技术、超宽带馈源技术、低噪声放大器技术、多波束接收技术等
QTT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将促进中国信息、精密机械加工和自动控制等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GPS观测与研究乌鲁木齐南山GPS观测站,自建立以来加入了国际IGS网,也作为IGS实时观测网的重要成员
在中国探月工程中建立南山实时GNSS基准站与VLBI并置
观测站获取的GNSS原始资料和地面气象数据,得到台站的精密坐标,利用差分方法,将大气对流层天顶延迟作为估计参数进行解算,在得到大气对流层天顶延迟后,根据台站的地理位置,建立大气对流层天顶延迟和大气水汽含量的反演模型,获取台站每小时的大气水汽含量产品
乌鲁木齐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设成为服务多用户、多功能、多用途综合性服务系统,用以满足动态维护乌鲁木齐市测绘基准、基础测绘、乌市各行业测绘工程及导航定位服务,同时也可以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地面沉降监测,GPS气象短期预报等,实现网络RTK等实时服务功能时应达到可实时传输观测数据,和控制中心双向通信能力,实现厘米级、亚米级、米级实时三维定位和事后毫米级定位精度
微波接收机新疆天文台微波接收机实验室,主要研究微波接收机、制冷、低噪声放大器(LNA)、宽带滤波器、宽带极化器、宽带馈源、射频干扰(RFI)等内容;主要研究方向为低噪声宽带接收技术、多波束焦平面阵列(FPA)、相位阵馈源(PAF)技术、电磁兼容评估以及高灵敏度射电天文需求等
曾参与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的6cm双极化制冷接收机的研制工作,参与完成包括接收机在内的整个观测系统在新疆天文台南山25 米射电望远镜上的安装调试和观测运行;该6cm接收机是国际上同波段最灵敏的接收机之一,在银道面巡天、IDV、分子谱线等课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完成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承担的“1.3cm双极化制冷接收机研制”项目,在南山25 米射电望远镜上观测运行,开展VLBI、银道面氨分子巡天等观测研究课题
活动星系核活动星系核研究组申请欧洲VLBI网对一批GPS源进行了观测,首次给出了几十个GPS源的VLBI结构图像,发现了15个CSO、多个CSO候选体、及其他类型射电源;利用双瓣流量比估算了CSO的喷流视向夹角,结果显示CSO喷流的视向角确实比较大;用新疆25米望远镜对GPS源进行了长期流量监测,发现其中CSO的长期流量密度变化很小
截至2013年1月,课题组共发表论文40多篇,相关论文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各一次
课题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 ‘活动星系核快速射电流量变化(IDV)的大样本观测研究’(2011-2013)及‘活动星系核的射电和光学IDV观测研究’(2013-2016),是973项目‘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研究’(2009-2013)成员
恒星形成与演化截至2010年6月,团组使用南山基地25米望远镜分子谱线观测系统在6厘米波段进行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甲醛和氢复合线观测研究,发现了200多个甲醛谱线源,获得了十多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前所未有的大尺度甲醛分布及相关物理信息
2013年开始氨分子和水脉泽的巡天观测,在此基础上研究银河系致密气体的分布、银河系结构和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初始条件等
针对金牛座星云的一个纤维状结构(filament)的氨分子观测表明,氨分子示踪的致密气体与filament符合的非常好
脉冲星观测研究1996年2月,新疆天文台脉冲星组利用乌鲁木齐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实现了中国首次脉冲星的课题观测,开创了中国脉冲星观测研究的先河,随后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脉冲星到达时间的观测系统
在对接收机进行制冷升级改造后,2002年起可观测脉冲星的数量从原来的80余颗提高到270余颗;2008年,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世界先进的脉冲星数字消色散系统(Digital Filter Bank),截至2010年6月,已实现对300颗脉冲星的到达时间监测(包括10余颗毫秒脉冲星),同时还陆续开展了射电旋转暂现源、磁星、脉冲星巡天等观测
截至2010年6月,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项目及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西部之光等科研项目,并参与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